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现场 | 电缆中间接头接地引起的停机事故分析

2018/09/06105 作者:佚名
导读:[摘要]针对一起6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接地故障导致机组停机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并从设备停运后的检查、加强维护等方面提出事故防范措施。   0、引言 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气量构成保

[摘要]针对一起6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接地故障导致机组停机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并从设备停运后的检查、加强维护等方面提出事故防范措施。

  0、引言

大短路电流接地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和零序功率出现,利用这些电气量构成保护接地短路的继电保护装置统称为零序保护。电气设备中母线、电缆、电机的接地最为常见。本文通过分析河津发电分公司煤场堆取料机6kV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接地,导致#1高厂变分支零序Ⅱ段保护动作,#1机组厂用6.3kV AB段、380V AB段、380V 1A段失电,#1机组停运事故,提出设备隐患排查和事故防范措施。

  1、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前,#1、#2、#4机组运行,#1、#2机组有功负荷为350MW,#4机组有功负荷为280MW,#3机组检修,#1机组厂用电由#1高厂变自带,启/备变热备用,辅机运行正常。#1机组厂用电一次接线如图1所示。

某日20时13分,#1电气辅助控制屏发“高厂变A分支零序过流”信号,6.3kV 1A段工作电源开关(52AT1A)跳闸, #1发电机控制盘发“电气故障跳闸”信号,发电机出口开关(201)跳闸,6.3kV 1B段工作电源开关(52AT1B)跳闸,启/备变低压侧52ST1B开关自投后跳闸,#1电气辅助控制屏发“启/备变B分支零序过流”信号,6.3kV 1A、6.3kV 1B段失电,#1机组跳闸,锅炉MFT、#1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接带400V EPC1A、400V EPC1B事故保安段运行。主机盘车油泵、小机事故油泵、空侧密封油泵、主机油箱排烟风机、空预器电动马达、直流冷却风机启动正常,机组处于安全停机过程。

图1 #1机组厂用电一次接线图

就地检查6.3kV 1A、6.3kV 1B 段,未发现故障报警信号,且电气辅助控制屏未发厂用负荷故障综合报警信号(6.3kV CPU故障);从故障录波图获知6.3kV 1A 分支存在断续零序电流锯齿波。

故障发生后27分钟时,将6.3kV 1A、6.3kV 1B段工作、备用电源小车开关及所有负荷开关拉至“间隔外”,·摇测母线绝缘正常(10MΩ);再由启/备变给6.3kV 1A、6.3kV 1B段母线充电。故障发生后37分钟时,摇测各负荷支路绝缘,并逐路恢复送电。故障发生后1小时17分钟时,将#1发-变组转至检修状态,摇测#1高厂变绝缘、共箱封闭母线绝缘正常;化验#1高厂变油质并与定期油质化验报告单对比,结果显示正常;检查瓦斯继电器无气体放出。故障发生后1小时9分钟时,摇测“No.1堆取料机(6126)”电源电缆绝缘时发现B相绝缘为1MΩ,但检查回路未发现明显故障点,于是终止该回路送电操作。故障发生后4小时37分钟时,检查出#1高厂变A、B分支零序TA二次线在接到就地端子箱接线端子时接反,于是更正。

故障发生后6小时2分钟时,经中调同意,#1炉点火。故障发生后7小时47分钟时,#1机组与系统并列,2小时后撤油枪投电除尘,#1机组恢复正常。使用“电缆故障探测仪”检查出故障点距6.3kV 1B段约390m;就地检查,发现此处有一电缆接头出现故障。

  2、现场检查情况及分析

2.1一次设备

出现故障的电缆接头为No.1堆取料机(6126)电源电缆中间接头,发出刺鼻的焦糊味;将其剖开,发现外绝缘表面大面积电弧烧灼,且B相对地绝缘已被击穿了一个硬币大小的孔洞,引起故障点对屏蔽层放电;外观上,电缆中间接头内壁有些米粒大小的水珠,接头两端的密封胶已开裂。

2.2继电保护

  (1)No.1堆取料机零序保护定值校验及开关传动。将No.1堆取料机电源开关推至“试验”位置合闸,用试验装置在零序TA端子排上通入1A(零序保护定值)电流,零序保护正确动作,开关跳闸,动作时间为0.2s,信号正常发出。拉开保护装置电源后又合上,保护动作记录未发生丢失现象。修复No.1堆取料机故障电缆中间接头后将No.1堆取料机电源开关推至“工作”位置合闸,重复上述试验,动作相同。

  (2)No.1堆取料机保护装置闭锁检查。将零序保护闭锁后,用试验装置在零序TA端子排上通入1A电流,零序保护动作,保护信号正确,出口闭锁正常。该试验可排除故障发生时零序保护未投入的可能性。

  (3)No.1堆取料机模拟实际故障检查。将零序保护的定值调整为0.2A;将No.1堆取料机高压电缆负荷侧的屏蔽层接地打开,与高压电缆负荷侧的B相短接;将No.1堆取料机高压电缆电源侧的屏蔽层接地打开;在电源侧的B相和屏蔽层间通入4A电流,零序保护正确动作,动作电流为0.2A。该试验表明No.1堆取料机高压电缆的零序TA屏蔽层接线正确,零序TA变比正确。

  (4)No.1堆取料机零序TA伏安特性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No.1堆取料机零序TA伏安特性试验结果

 (5)No.1堆取料机零序TA饱和试验。在零序TA的一次侧通入90A电流(试验电流从零序TA的中心通入),零序保护动作,保护信号正确,动作电流为4.52A。该试验表明在有大接地故障电流时,零序TA未出现饱和现象,可正确工作。

 (6)就地检查保护二次回路发现,#1高厂变A、B分支零序TA二次线在接到就地端子箱接线端子时接反,这便是本次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

  3、原因分析

#1发-变组跳闸,经检查、分析,认为是由“No.1堆取料机(6126)”电源电缆B相绝缘下降导致故障点间歇性对屏蔽层(地)放电引起的。虽然放电电流幅值或每次放电时间不足以引起6.3kV电源开关零序保护动作(零序保护定值为1A,时限为0.2s)。但是由于6.3kV 1B段母线本身存在绝缘薄弱点,因此当负荷分支(B相)发生间歇性对地放电时,A、C相对地电压瞬间升高,导致6.3kV 1B段母线A相或C相的绝缘薄弱点对地放电,工作变B分支零序TA检测到零序电流。同时又由于#1高厂变A、B分支零序TA二次线在接到就地端子箱接线端子时接反,因此启动了A分支零序Ⅰ段保护,跳开了6.3kV 1A段工作电源进线开关52AT1A(保护设置零序保护Ⅰ段闭锁备用分支自投),但故障点仍未消失,零序Ⅱ段保护动作,跳#1发变组、#1汽机,#1锅炉MFT、6.3kV 1B备用分支启动,备用电源自投复掉(保护设置零序保护Ⅱ段不闭锁备用分支自投)。

6.3kV 1B段“No.1堆取料机(6126)”电源电缆B相对屏蔽层间歇放电是由于原电缆接头在制作过程中密封工艺不良,手包绝缘存在薄弱点,运行中受潮,绝缘降低导致的。

厂用6.3kV 1B段母线本身存在绝缘受潮或积灰等不明原因造成的绝缘薄弱点,但经接地电弧多次高温作用后消失,所以,使用2500V摇表摇测6.3kV 1B段母线绝缘电阻达10MΩ。

  4、安全隐患

(1)忽视了对动力电缆中间接头的检查,致使存在的隐患未被及时发现,说明日常管理还存在漏洞。

(2)未仔细复查、核对保护接线。在检验“零序保护”传动时,只进行了端子箱到保护屏间的信号传动,而忽视了零序TA与端子箱间的信号传动,致使基建期已存在的隐患在多次检修中均未发现,说明专业管理存在盲区。基建期和机组A、B级计划检修后,电气动态传动试验项目未安排厂用分支单项接地试验,说明对电气动态传动试验项目考虑不全。

(3)通常,零序保护是作为后备保护,而实际上厂用分支零序保护Ⅱ段动作后,会启动发变组出口Ⅱ、#1发变组三侧开关和励磁开关,直接停运主机;但在实际工作中,对零序保护和传动试验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差动、速断等主保护。

(4)厂用电失去对公用负荷及其它机组运行产生较大影响,说明公用系统运行方式、公用附属设备的可靠性、事故处理预案、运行人员事故处理意识及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

  5、防范措施

(1)针对6.3kV 1B段母线可能存在绝缘薄弱点的分析结果,对6.3kV所有负荷零序保护定值进行了修改,动作电流由1A改为0.75A,动作时限仍为0.2s;并制定出6.3kV 1B 段失电后的事故处理预案。

(2)完善高压动力电缆中间接头清册核查,重点对所有动力电缆中间接头进行一次普查;在电缆中间接头防火盒内安装测温探头,定期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提高电缆故障检查能力,并开展电缆端头、中间接头制作技能培训。

(3)针对#1高厂变A、B分支零序TA二次线接反的问题,继保专业要利用机组检修机会,通过电气动态实验、查线检查等办法逐一核对保护二次接线,并通过电气试验动态验证其正确性。

(4)制定4台机组中的任何一台厂用电源失去后的公用系统事故处理预案,确保某台机组厂用电失去后,公用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附件1:#1机组厂用电一次接线及故障前零序保护动作示意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