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晚,2018(第23届)江苏新年音乐会暨首届江苏广播交响音乐会,圆满成功!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江苏新年音乐会,第23届音乐会的现场依旧是座无虚席,人气爆棚。
(2018(第23届)江苏新年音乐会暨首届江苏广播交响音乐会)
本次新年音乐会最大的亮点,就是邀请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来到现场,为南京人民带来原汁原味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交响乐。
指挥家维切斯拉夫.瓦列耶夫还通过我们向所有江苏广播的听众们,表达新年的祝福。
如今,在江苏地区,每当提到新年音乐会,很多人都会想到“江苏新年音乐会”,没错,就是我们。在江苏广播65周年《音缘》系列征文中,也有一篇有关江苏新年音乐会的文章,接下来就跟大家一起分享这篇文章。
江苏广播65周年《音缘》系列征文
文/华焰
江苏广播一向注重打造媒体的文化品牌。“江苏新年音乐会”是二十年多来,江苏广播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文化品牌之一。
“江苏新年音乐会”由江苏广播创办于1995年,从此延续至今,已经成为江苏省岁末文化市场的一项传统,成为备受瞩目的岁末音乐盛典、文化名片。
让我们追溯“江苏新年音乐会”的发展历程,探索江苏广播媒体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
一、“江苏新年音乐会”的起源
1995年中,江苏广播掀起了一场大讨论,讨论的议题就是策划一场在年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大型文艺或音乐活动,品牌要叫得响,传得开,而且还要群众喜爱,党和政府支持。
看似简单的议题其实难度极大,既要有影响力,又要多方支持,同时还要形成品牌,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绝佳的创意应运而生——做一场江苏地区首创的高雅音乐的新年音乐会。
一方面利用江苏广播的广播平台进行宣传,打造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又能服务听众,增加听众粘性。获得群众喜爱的同时,还能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
经过集体的多方论证,“江苏新年音乐会”的方案最终成型。活动定位为江苏广播媒体文化品牌活动,要做“江苏省最高规格的新年音乐会”。
1995年底,江苏广播首届“江苏新年音乐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苏省交响乐团担纲演奏。时任江苏省领导陈焕友、沈达人等同志应邀出席,更是激动人心,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江苏广播要把这个活动做好、做久、做成品牌的信心。
二、逐渐形成的“江苏新年音乐会”品牌
1995年前后,港台流行音乐大行其道、颇受欢迎,相较之下高雅音乐被边缘化、很不受重视,首届“江苏新年音乐会”作为江苏地区首次高雅新年音乐会的尝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同时,首届“江苏新年音乐会”的成功让江苏广播内部欢欣鼓舞,更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的关注和重视。从1996年的第二届 “江苏新年音乐会”开始,江苏省委宣传部作为音乐会主办单位并给予支持,成为历年传统。
每一年的精耕细作让“江苏新年音乐会”文化品牌得到了沉淀和提升,成为江苏省内唯一以“江苏”冠名的规格最高的新年音乐会。
三、打造高品质的“江苏新年音乐会”
为了把“江苏新年音乐会”打造成为江苏广播的文化品牌,江苏广播一直以高标准运作音乐会。作为国内最高水准音乐会之一。
“江苏新年音乐会”先后邀请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维也纳莫扎特爱乐乐团、香港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广播交响乐团,指挥有:李德伦、汤沐海、陈佐煌、陈燮阳等大师。曲目内容丰富、形式百花争艳。
“江苏新年音乐会”繁荣了江苏的文化演出市场,为江苏群众提供了聆听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演奏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
四、“江苏新年音乐会”的创新与辉煌
2014年12月27日晚,“2015江苏新年音乐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上演。中国第一支股份制交响乐团“中国东方交响乐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高规格的音乐盛会。
著名歌手杨洪基、李谷一、杨阳、胡雁作为演出嘉宾做了精彩演出。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均莅临现场。
与爱乐者共同辞旧迎新,给予音乐会热情关注和支持,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江苏新年音乐会经过20年的成长,逐渐建立起了高雅音乐品牌。
在创意上,着力打造中西方融合概念,演奏了观众耳熟能详的中外名曲,融合中西方音乐经典,突出了中古传统作品的呈现,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节目单从单一西乐到中外名曲荟萃,更关注中国观众的洗好。这也使得更多的观众更能接受、更加喜爱高雅音乐。现场观众反应“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真的很好听”、“新年音乐会的内容编排很用心,都没听过瘾”!
在市场价值上,过去企业对新年音乐会的赞助很勉强,随着观众群体的增大,愿意买单的企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主动。
在观众群体上,随着社会进步和江苏省文化建设的发展,江苏新年音乐会一方面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导着听众文化艺术水平的提升,为更多听众提供良好的高雅音乐环境。
正是二十年的积累,让2015新年音乐会的观众素质大幅提升,从首演时观众素质参差不齐,传呼机声、儿童的哭闹声频起,演出不时被现场的噪音打断,到演出现场现场越来越安静、秩序井然,甚至很多观众着盛装出席音乐会。
五、以市场化运作“江苏新年音乐会”
“江苏新年音乐会”至今已经举办了超过二十届,高水准的演出质量、出色的社会效益逐步引来了众多品牌的关注,银行、房地产等知名企业争相赞助,售票情况开始变得火爆,“江苏新年音乐会”的经济效益慢慢显现。
自2009年起,江苏新年音乐会从频率承办转由中心下属的江苏东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播大型活动部)承办,这也推动了“江苏新年音乐会”由以政府扶持为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变。
江苏新年音乐会一直按国内最高水准,同时瞄准国际水平的要求,用市场运作手段打造,使音乐会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江苏广播不断引进世界一流乐团和指挥家,并且通过音乐会赞助、售票、江苏省内项目品牌巡演音乐会以及制售音乐会音像制品等经营模式逐渐将其打造成一年一度、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的文化产业链项目(音乐会品牌→音乐会赞助与售票→全年不断的全省巡演音乐会→制售音像制品→不断邀请更顶尖的乐团和指挥→更多效益),并在产业链上不断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点。
2009年底,江苏新年音乐会获得了政府的认可,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给予这个项目一百余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这也是江苏广播建设文化品牌的一个重大成绩。
同时,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江苏新年音乐会不忘将市场与公益结合起来,一方面经济收益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又将普通票价降低,让群众得到实惠。
六、以创新思维打造江苏广播的文化品牌集群
创新是历届举办新年音乐会不变的主题。如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江苏广播都动足了脑筋。
如2003年融入现代京剧,突出中国特色,不仅以气势磅礴、宽广舒展的《红旗颂》开场,还演奏了《红色娘子军》《白毛女》选段和《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中国名曲;2004年维也纳莫扎特爱乐乐团演出时都身着18世纪奥地利宫廷服装、头戴假发,造型复古……
除了“江苏新年音乐会”,江苏广播还重点培育了“江苏广播听众晚会 ”、“咪豆音乐节”、“E现场系列演唱会”、“E讲堂系列艺文讲座”和“江苏音乐广播台庆系列活动”等大批优秀的文化品牌活动。
以2017年第四届咪豆音乐节为例,2017年4月30日、5月1日,由溧水旅游局与江苏音乐广播FM89.7、FM97.5共同主办的2017第四届江苏咪豆音乐节在溧水区天生桥景区圆满落幕。
两天时间里,崔健、李志、赵雷、陈粒等三十多组艺人轮番登台,吸引近4万余歌迷现场观看演出。
咪豆音乐节是南京本地最早的原创品牌大型户外音乐节,在前三届的基础上,本届音乐节在观众规模、演出阵容、互动体验、举办时间选择、灯光舞美、内容规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
19组明星大咖轮番轰炸,近4万乐迷现场嗨跳,超过515万次微博阅读、超过510万次大蓝鲸浏览。提前7天举办地周边酒店全部满房、“五一”小长假期间,溧水游客总数达28.8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3%,搭建起江苏音乐广播潮流音乐品牌形象。
江苏广播正在一步一步地实践精品战略,创造属于自己的、能够长期立身媒体的文化品牌。对于这些文化品牌的培育,加深了江苏广播创新的文化底蕴,深远地打造了江苏广播的影响力,是江苏广播十分优秀的传统。
来源:江苏音乐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