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孙瀛洲先生陆续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余件文物,对故宫的收藏起到很好的丰富和补阙作用。
其中,所捐赠的2000多件陶瓷,从晋、唐、宋、元时期各名窑到明、清时期各朝景德镇御窑瓷器,自成体系,几乎无所不包,一些传世稀少的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究竟哪一件最贵呢?
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
高3.9cm,口径6.9cm,足径2.6cm
就是这个小杯子,一共有两只,成对的。它们是孙瀛洲老先生所有捐赠陶瓷中,排名首位。
据说,当年孙瀛洲买下它们的时候,花费了几十根金条,当时的天价了。
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此杯属于其中的一种。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
此杯造型轻灵娟秀,胎体薄如蝉翼,施彩淡雅,画意清新。特别是飞舞于花草间的彩蝶,欲落还飞,须足毕具,栩栩如生,体现出画工高超的画技和艺术修养。
成化斗彩的轻薄是出了名的,薄到什么程度?据说拿过瓷器后,指纹都能从背面看清楚。
杯上绘有山石、兰花和小草,几只蝴蝶在蹁跹起舞,栩栩如生。
最为特别的是,其中蝴蝶翅膀上所施的紫色,色如赤铁,虽艳丽但表面干涩无光,这恰恰是成化斗彩独一无二的特征,后世数朝仿成化斗彩只紫彩一处无法仿效,行内把这种紫彩叫“姹紫”,实际也就是“差紫”。
孙瀛洲对姹紫的描述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说白了就是工艺不到,估计当时的工匠对紫色的配料与烧造没完全掌握才烧成这样,后来的工艺水平提高了,反而摸不清当年的“差紫”,是怎么“差”出来的!
后世无法仿出成化斗彩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胎土。
当年斗彩是用景德镇的麻仓土烧制而成,胎体形成一种特有的牙黄色,这种原料到成化以后的弘治初年就已用绝了,人们只能望瓷兴叹了!一线拍行 翰海 保利 嘉德 藏品征集 一八捌伍陆九山壹一壹叁孙老师 三秋杯的底款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字体肥,笔道粗,柔中含刚,遒劲有力,给人一种宁拙勿巧、以拙取胜之感。
成化瓷的底款和明清各朝的大异其趣,一反规整、严谨的风气,显得十分随性、稚拙,乍看起来,犹如孩童所写,故又被称作“婴儿体”。
有人认为它是成化帝亲笔书写,根据就是这个款识风格,在所有成化器上都如出一辙。
孙瀛洲先生曾编成六句歌诀来辨识此款:
大字尖圆头非高,
成字撇硬直倒腰。
化字人匕平微头,
制字衣横少越刀。
明日窄平年应悟,
成字三点头肩腰。
可见书写者之洒脱不羁、信手拈来。
杯上以或淡雅或浓艳的色彩,描绘了秋天的乡居野景,纹饰绘画线条简练,犹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充满自然气息和生活情趣。
因为历时三个月的秋季,又有“三秋”的说法,故此杯被赋予“三秋杯”的雅称。
本文出自搜狐号作者探究(微信号:S18856931113),未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