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预审通过——玉环有望年内开建铁路!

2018/09/0672 作者:佚名
导读:快了快了 玉环高铁ing 近日 台州市铁路办消息 杭绍台铁路温岭至玉环段有了新进展: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出具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温岭至玉环段项目初审意见,标志着该项目用地预审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查。 快看,玉环高铁进度条 即将满格

快了快了

玉环高铁ing

近日

台州市铁路办消息

杭绍台铁路温岭至玉环段有了新进展: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出具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温岭至玉环段项目初审意见,标志着该项目用地预审顺利通过省国土资源厅审查。

快看,玉环高铁进度条

即将满格啦

玉环有望年内开建铁路

杭绍台铁路温岭至玉环段作为杭绍台铁路的延伸线,将结束玉环无铁路的历史,并且实现台州到省会城市杭州1小时交通圈的目标。

新建杭绍台铁路温岭至玉环段

全线共设3个车站

新建正线长度37.815公里

目前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该项目用地预审电子报件报至国家自然资源部。接下来将进行项目可研批复以及初步设计批复,争取年内开工,工期三年半。

铁路办相关工作人员

玉环、温岭融入“一小时交通圈”

温岭至玉环段铁路项目的建设将结束玉环不通铁路的历史,极大地改善玉环地区交通基础条件,是温岭、玉环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交通圈”的战略通道。

也是拉动温岭、玉环两地经济建设,促进两市经济对外联动的需要;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联动开发,提升游客旅游品质的快速旅游线。

一起期待

杭绍台高铁温岭至玉环段

早日开工,早日建成!

从台州出发,没有到不了的远方!

有人说台州的地形

就是一把“太师椅”

三面靠山一面环海

交通,曾是台州的“软肋”

(依山傍海的台州)

改革开放40周年,这座城

因“路”而变,因“路”而兴

台州

TAIZHOU

远方

YUANFANG

今天,从“台州出发”

没有去不了的远方

↓↓↓

✪40年前,对于很多台州市民来说,出行基本靠双脚,到杭州、金华等地要坐上一天的车,还要不断翻山越岭;

✪40年后,台州到金华、杭州开车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等到杭绍台高铁等通车后,到杭州一小时就能通达;

✪40年来,从坑洼不平的泥巴路到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从双脚丈量到抬脚上车说走就走……台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市民出行空前的便捷。

(杭绍台铁路示意图)

修一条路可以带动一方经济

铺就一张交通网可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

交通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我们来听听交通人老郭的日子

是如何因“交通”而改变的

↓↓↓

从双腿丈量

老郭全名郭定建,今年60周岁,刚刚退休。在朋友眼里,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交通人。

他和交通最初的结缘是在1977年,那年他参加高考,考上了浙江汽校金华分校。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没有离开过交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青春和毕生精力给了交通事业”。

老郭曾担任过3年货车驾驶员,常年往返于台州至浙江、江苏省各县市间。台州,出门便是山,山高、坡陡、路窄、急弯多的盘山公路成了人们交通出行的拦路虎。

(郭定建)

郭定建:那时我经常跑衢州,往返一般要二三天,还是‘连夜路’,当天晚上出门,次日晚上回来,那样白天就能装货、卸货了。去金华、衢州大多是山路,车辆行驶速度很慢。苍岭这段路非常险峻,对驾驶技术是一个考验,货装多了上坡离合器打滑,常有车辆抛锚在半山腰,下坡路陡又长。

郭定建

不仅如此,大多路面是砂石路

开起车来尘土飞扬

回到家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的

(砂石路)

“1986年到1988年,我在驻宁波办事处工作,每次回临海都要四五个小时的路程,现在1个多小时就够了。”老郭感慨地说,他老家玉环,除了小时候跟家人乘船去过温州,18岁之前他没有到过台州的各个县(市、区),因为玉环经公路出行实在太难走了。

“现在出门旅游说走就走,那时出远门太麻烦了。”说起第一次出门旅游经历,老郭至今仍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1976年春,老郭与同学结伴去雁荡山游玩,坐汽车、乘渡船、坐手扶拖拉机……短短60公里路程艰难地走了一天,最后大家觉得筋疲力尽,骨头都要散架了。而今,这段路程开车一小时足够了。

前几天,老郭特意写了一篇回忆当年雁荡之行的文章,“女儿给这篇文章取了个形象的题目,叫《旅途不再漫长》。”

(山路十八弯)

到抬脚上车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想象,过去出门有多少不便,那时玉环到临海要5个小时,翻6座大山。”老郭笑着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台州道路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隧道的打通、桥梁的建设,路面的拓宽及改造,使城市之间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城乡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老郭记得,1985年他参加了青岭山洞通车前的验收。此后,台州更多的隧道被打通,高山变通途。渐渐地,大家出门不再像以前那样翻山越岭了,水泥路、沥青柏油路也逐渐替代了砂石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除海岛乡外,全市实现乡乡通公路。台州各个县(市、区)之间,以及通往外地通道顺畅了,联系也更紧密了。

(在建的杭绍台铁路隧道)

2000年,台州的公路建设迎来了建设高潮,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年,台州境内第一条甬台温高速建成通车。之后,高速公路建设开始了“加速跑”,城市交通格局再一次进行了脱胎换骨。上三高速、台金高速、诸永高速……四通八达的路网,打通了台州到杭州、上海、宁波、温州、金华等周边大中城市的快速通道。

道平了,路好走了,大家可以说走就走,生活感觉都舒坦了。市区之间15分钟通达,主城区至临海、温岭两个副中心城市30分钟、至其他各县60分钟通达。中央通道、沿海高速、杭绍台高速等都在建设中,我相信,台州的路网将更发达、更畅通。

郭定建

(沿海高速)

台州交通编年史

1978年

20世纪70年代前期,三门、天台以地方自筹办法,在县道渔西、状塘越岭开凿第一批隧道。1978年8月,台州建成国道104线浙江境内第一座隧道——长石岭隧道。

1998年

撤地设市后,台州市为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组合城市。台州市区大环线成为了城市的交通环线,全长51.01公里,双向六车道,于1994年8月动工,1998年8月全线贯通。

(内环快速路)

2001年

浙江省首条采用股份制形式建造的高速公路———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全线建成并通车。工程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的“四自”工程(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收费、自行还贷),分二期建设。

2006年

2003年,全省实施乡村康庄工程现场动员会在温岭召开,台州市政府连续几年把通村公路建设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至2006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投资24.8亿元,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临海、三门达到双百目标(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均100%)。

(三门郑海港-路)

交通道路变化有多大?

小布觉得,数字就是最“给力”的证明

1986年,台州公路总里程为2160公里,国道155公里,省道616公里,县道792公里,乡道502公里,专用公路95公里。

到2016年,台州公路总里程为12578公里,国道463公里,省道677公里,县道2615公里,乡道2042公里,专用公路64公路,村道6717公里。

(未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城市呼唤交通

交通改变城市

说走就走成了现实

远方也不再远

来源:台州晚报、无限台州APP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