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蜂头领 | 中蜂闭锁繁育保种技术

2018/09/06162 作者:佚名
导读:闭锁繁育是国外蜜蜂育种工作者将家畜育种中的闭锁繁育原理引入蜜蜂育种中而提出的蜜蜂育种理论和方法,后来美国的 R·佩奇和 H·莱德劳等人,根据其对蜜蜂遗传学研究的结果,特别是对蜜蜂性别决定机制研究的结果,又对蜜蜂闭锁种群育种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闭锁繁育是国外蜜蜂育种工作者将家畜育种中的闭锁繁育原理引入蜜蜂育种中而提出的蜜蜂育种理论和方法,后来美国的 R·佩奇和 H·莱德劳等人,根据其对蜜蜂遗传学研究的结果,特别是对蜜蜂性别决定机制研究的结果,又对蜜蜂闭锁种群育种法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闭锁繁育是迄今为止最佳的蜜蜂保种方法。闭锁繁育的基本方法是将所有参加繁育的蜂群编为一个组,称为“种群组”,种群组内所有的蜂群都为同一个品种或亚种,但其血缘关系应尽可能远一些;将种群组严格封闭起来,采用隔离自然交尾或人工授精的措施来实施对种群组的“闭锁”;在繁育过程中,不允许将种群组以外的任何血统的蜂群引入种群组作父、母群;种群组内所有的蜂群既是父群又是母群;子代蜂王交尾成功后采用“择优选留法”或“母女顶替法”来替换种群组的所有种王。

由于闭锁繁育既可防止外来基因渗入,又可尽量避免原有的基因丢失,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蜂种的种性,所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制订的《蜜蜂遗传资源保种方案》中明确规定:蜜蜂保种场必须采用闭锁繁育的方法进行繁育。本文就中华蜜蜂闭锁繁育保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同行探讨。

1. 种群组的建立:中蜂保种一般是保护某一地区的地理亚种,因此在建立种群组时应在该亚种的分布区域内广泛选择,一旦种群组建立后,不再进行引入。在选择保种群时,既要将有代表性的种群收集进来,还要考虑血缘关系应尽可能远一些。对于如何确定保种群的数量,各地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采用闭锁繁育保种,数量越多保种效果越好,但数量太多,保种工作量大且成本高。国家级蜜蜂保种场要求核心蜂群达到 60群,一般保种要求不少于 35 群。

2. 制订周密的育王计划:一般保种场 2~3 年进行一次世代更替,育种时间较为宽裕。各地在选择育种时间时应根据当地蜜源条件、蜂群群势等因素来确定,应提前制订周密的育王计划,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表,对育王的各个环节做细致的准备,同时要备好发生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确保育种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均衡群势与雄蜂培育:无论是自然交配,还是人工,授精,都应对育种群群势进行调整,应提前有计划地培育雄蜂,注意观察,估算每个种群的雄蜂数量,对雄蜂较多的群应提前割除,使每群的雄蜂数大致相当。

4.交尾管理:为了避开多种不利因素,组织交尾群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由于中蜂嗅觉灵敏、好斗、易起盗,不宜采用从各群抽调带蜂子脾混合组织交尾群的方法。中蜂交尾群不宜太强,2~3 脾蜂即可。除了控制好隔离半径(山区不小于 12 公里,平原地区不小于 16公里)外,一定要在巢门口设置不同颜色标记,以免婚飞归巢时错投。人工授精后介绍蜂王时,最好让被介绍群失王两天以上,这样介绍蜂王较为安全。

5. 留好备份种群:世代交替结束后,应留好后备种群,如果采用母女顶替法保种,每个保种蜂群应留相对应的 1~2 群备份蜂群,最好在异地饲养,当保种蜂群发生意外情况后,可用备份蜂群及时补上。如果采用择优选留法,则可适当多留些种王,以保证闭锁繁育计划需要的数量。

6. 保种群的管理:对于保种群,除了加强日常管理外,应以最大限度保存蜂王精力、延长蜂王寿命为主要管理目标。在保种实践中一般采用限制蜂王产卵的办法,就是在非育王期间用隔王栅将蜂王控制在只放 2~3张巢脾的产卵区内,产满也不加脾,让蜂王充分休息,延长寿命。产卵区外为饲料区,这种条件下,蜂群较少产生分蜂热,蜂王一般可存活数年。这种方法还有减轻保种工作量和降低保种成本等优点。

7. 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中蜂保种事关重大,蜂群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保种的成败,因此对保种群的疾病预防要特别重视。在搞好育种场环境卫生和蜂具的定期消毒外,应在不同季节适时适量预防给药,中蜂在春秋两季易发中蜂囊状幼虫病,应在发病季节前给蜂群饲喂板蓝根、元胡、贯众、金银花、穿心莲等药物,以预防和缓减囊状幼虫病的发生。若发现传染性疾病,应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8. 建立健全保种档案:在实施保种过程中,要建立健全保种档案,种群的搜集、检疫、、饲养、病虫害防治、繁育、换代等都要有原始记录,系谱要健全,逐渐形成完整的保种资料,长期保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