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糖尿病人注意:干果不能乱吃

2018/09/06213 作者:佚名
导读:坚果又称壳果,多为植物种子的子叶或胚乳,营养价值很高。 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它为现代人的10大营养食品之一。坚果一般分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

坚果又称壳果,多为植物种子的子叶或胚乳,营养价值很高。

美国《时代》杂志曾评选它为现代人的10大营养食品之一。坚果一般分两类:一是树坚果,包括杏仁、腰果、榛子、核桃、松子、板栗、白果(银杏)、开心果、夏威夷果等;二是种子,包括花生、葵花子、南瓜子、西瓜子等。

坚果中分别含有蛋白质36.0%、脂肪58.8%、碳水化合物72.6%,还含有维生素(维生素B、E等)、微量元素(磷、钙、锌、铁)、膳食纤维等。另外,其中还含有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麻酸、亚油酸等人体的必需脂肪酸。

那么含糖量低的干果有哪些?

☞1、花生瓜子含糖量低预防糖尿病 ☜

加拿大学者发现,吃花生可以预防糖尿病。这是因为高血脂是促发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而吃花生后可以降低血脂,保护细胞免受侵蚀和炎症干扰。建议每天吃30克。

葵花子营养相当丰富,每天吃一把葵花子,就能满足人体一天所需的维生素E。对预防冠心病、中风、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弹性有一定作用。医学家认为,葵花子能治失眠,增强记忆力,对预防癌症、高血压和神经衰弱有一定作用。

需注意的是,花生、瓜子虽含糖分不多,对血糖影响不大,然而它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却是高热量的物质。例如花生、瓜子和核桃所含热量比同等重量的猪肉还要高几倍,大量食用肯定不利于保持体重和控制血脂,也会间接地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所以,每天食用花生或瓜子不宜超过一两把。

☞2、腰果含糖量低防衰老 ☜

腰果含蛋白质达21%,含不饱和脂肪酸达40%,富含钙、磷、锌、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肿瘤和抗心血管病的作用。而其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占总脂肪酸的67.4%,亚油酸占19.8%,是高血脂、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果。

☞3、杏仁含糖量低降胆固醇 ☜

杏仁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P以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中医中药理论认为,大扁具有生津止渴、润肺定喘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喘咳等患者的保健与治疗。美国洛马林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杏仁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高的人每天吃74克杏仁,持续一段时间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会下降9.4%,且体重不会增加。

☞4、核桃含糖量低抗氧化 ☜

核桃价值丰富,具有健脑功效,有“万岁子”“长寿果”“养生之宝”的美誉。可以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人有益,核桃有温肺定喘和防止细胞老化的功效,还能有效地改善记忆力、延缓衰老并润泽肌肤。

人们每周最好吃两三次核桃,尤其中老年人和绝经期妇女,因为核桃中所含的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等对保护心血管,预防冠心病、中风、老年痴呆等颇有裨益。

糖尿病人食用干果的好处

★ 降低心源性猝死率

由于坚果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心率失常的作用,因而,在控制了已知的心脏危险因素并做到合理饮食后,吃坚果发生心源性猝死和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均较低。

★ 调节血脂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坚果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 提高视力

咀嚼强度对提高视力起着一定的作用,多吃坚果可以提高视力。

★ 补脑益智

坚果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优质蛋白质和十几种重要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都是构成脑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还含有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的维生素B1、B2、B6,维生素E及钙、磷、铁、锌等。

由于干果的热量较高,糖尿病人吃了坚果就要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取,要注意控制每天的饮食总热量。生活中每天吃一把坚果,大约28 克,平均能量在180—200 千卡左右,是比较适宜的。

糖尿病人食用干果需注意:

1、从干果的营养成分分析,干果类食品含糖量低约10%—25%,含脂肪量高约30%—36%,在体内糖每克产热4千卡,脂肪每克产热9千卡,因此属于高热量食品;

2、从体内营养代谢分析,脂肪虽然属于非糖物质,但如果摄入量超过需要量,一方面多余的热量可以转化为体脂贮存起来,使体重增加,加重胰岛负担,另一方面脂类物质在体内可以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和糖原,对血糖产生间接影响。

所以,干果类食品对血糖水平有一定影响,不能随意食用。如果食用,可以按照等值互换的原则,减去同等热量的主食。半两干果的热量大约相当于一两主食,可以在总热量不超的情况下适量食用。

蒙歌优品温馨提醒:糖尿病患者不仅仅是控制主食,而且要注意控制总热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