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刘诗闻 王韩 张贺军)“在稻田里养虾子,每亩田能增收几千元。”6月14日,笔者在郑集镇潘河村四组的虾稻养殖基地看到,正在检查虾苗长势的村民王立华脸上堆满了笑容。这是郑集镇壮大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郑集镇在抓产业发展上,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充分结合本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坚持推进“531”(即优质稻、鸭、蔬菜、麦冬和文化旅游五大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郑何路生态聚集区、雅口电站产业聚集区、璞河社区商贸聚集区3大聚集区建设,力争在3至5年实现财政可支配纯收入1000万元的目标)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实施,科学谋划镇域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017年,该镇引进襄阳兴壹虾稻科技有限公司,在潘河村投资2170万元,兴建1200亩生态有机虾稻生产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近3000万元。在该公司的技术指导下,目前,潘河村多户村民开始虾稻养殖,亩平增收达到4000余元。
产业发展不断创新。郑集镇积极打造“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电商”新模式,该镇以金铺村、魏岗村为主,建设规模为2000亩的稻鸭共生现代农业示范园,以楚大鸭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新建10万只种鸭养殖孵化基地,全镇养鸭规模稳定在500万只以上;倾力打造楚大鸭业电商销售平台,到2020年,销售额预计将达到3亿元,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该镇的郭安、轩庄、八角庙、石孙、护洲等村正大力发展麦冬产业,种植面积达到20000亩。同时,启动建设以王洲村为主的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配套种植麦冬、决明子等中药材,实现大企业与小农户的有机衔接。
据悉,郑集镇现已形成稻虾产业、鸭产业、蔬菜产业、麦冬产业等特色鲜明、初具规模的产业发展态势,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刘诗闻 王韩 张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