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法式建筑、苏式建筑,作为昆明建筑史上独特的一笔,吸引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专门拍摄这些历经沧桑的老楼,如云南陆军讲武堂等。
法式建筑风格的龙氏墓庐正在进行修缮
在滇池湖畔的观音山社区,有一栋2层楼高的法式建筑,居然是龙氏墓庐,里面居住过云南王龙云,让这栋老楼徒增不少历史感。
和云南陆军讲武堂一样,龙氏墓庐也泛着黄色。
李培莲墓石牌坊
据观音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龙氏墓庐兴建于1933年。是当时龙云在其妻李培莲墓附近建的墓庐,龙云不时来此为亡妻守墓。
墓庐为中法风格相结合的“民国范”小洋楼,青灰的瓦顶、雪白的墙壁、粉蓝的木扶手,素净的建筑颜色显出冷清的忧伤。
观音山白族村
上个世纪,这里曾作为集体公房,其后作为西山区委党校。2012年后,西山区政协委员陆续提出修复提案,现在由西山区文体局和观音山社区一道进行维修和微改造,还原当时面貌。
节孝石牌坊
旁边紧挨着的一座村中民居式房屋,是日常守墓人居住的房子。这样大的阵仗,可见当年守墓人之多。
这栋建筑计划5年修缮完成,目前已进入了第二年,将于2021年完成。同步还在收集流传民间的一部分当时屋内的生活物品和陈列品。
社区中的巷道
社区内,一条长28米的龙云与观音山故事长廊,利用龙云与李培莲当年的故事篆刻了10多个牌匾。
开头的一块便写道:龙云夫人的安葬,使得这个滇池西岸的小村镇有了与云南近代史重要的链接,从而更加广泛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今天人们凭借保存完好的李培莲墓坊,墓庐等历史建筑,可以追寻当年云南王夫妻的情感生活,触摸到一个“英雄美女”,幸福而悲情的故事。
一颗印式建筑
董氏宗祠
白族文化壁画
除了上面两地外,观音山社区还有节孝石牌坊、龙云捐资建校纪念碑、董氏宗祠等7处景观可游览。
观音寺
从进入社区到游览完,大概需2个半小时。游览完后,如果恰逢饭点,可吃当地特色老酱鱼、咸菜自助餐、小白鱼、鱼蚱等。
美食不可多得
每年12月到4月份,还可采摘草莓,花卉,目前这个社区的草莓种植面积已达100多亩。
高海高速从旁边经过
观音社区紧邻滇池
小贴士
老昆明的历史文物景点
聂耳墓
国歌作曲者、人民音乐家之墓,位于西山公园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的山坡上。
在昆明西山太华寺与三清阁之间,有一片缓坡,松柏森森,绿树丛中,长眠着人民音乐家聂耳。他的墓地呈琴状,主体为琴盘,墓穴琴颈,道上七个花台,呈琴品状,象征着七个音阶;道上的24级石阶,示意着他仅活了24岁。琴盘顶部,七块晶莹的墨石上,分两行横书“人民音乐家聂耳墓”。
常乐寺塔、慧光寺塔
昆明历史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位于今书林街中段东侧,又称常乐寺塔。西寺塔,又称常乐寺塔,因惠光寺与常乐寺东西相对,寺有西寺之名,故塔亦称西寺塔。
东、西寺塔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塔为古代昆明的高层建筑物,是古滇遗留的精品建筑之一。因自然灾害和战乱被毁坏,后二者又得以重修和修葺。
东、西寺塔是昆明悠久历史,古老文明的象征。典型的密檐式方行建筑有着较强的地方特色,同时又保留着唐代古塔之自然流畅、古朴、雄伟的特点。
大观楼
“海内第一联”的诞生地,位于昆明市近华浦南面,为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建筑。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始建二层楼宇。乾隆年间,孙髯翁为其撰写长联,由名士陆树堂书写刊刻,大观楼因长联而成中国名楼。道光八年(1828)修葺大观楼,增建为三层。咸丰三年(1853)咸丰帝题“拔浪千层”匾,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重建,复遭大水,光绪九年(1883)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重以楷书刊刻长联。
西园
位于西山区碧鸡镇街道办事处苏家村旁的滇池草海边。
原为民国时期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私人别墅,始建于1943年。
西园别墅的大门仿法国凯旋门式样,进门有一条路直通别墅,两旁柏树林立,别墅为两层法式建筑。作为典型的西方园林式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为昆明市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法式建筑物。
中国远征军将官住所旧址
位于碧鸡街道办事处高峣村冷水塘1号今紫园内1940年代,为支援远征军作战,龙云命时任云南省财政厅长的李培天在西山脚下建盖远征军的指挥部。该组建筑为3栋别墅及1栋礼堂,外墙为黄色,窗门均为厚重的实木,台阶为石料,为砖木结构的中西结合园林式建筑。
中国远征军司令部旧址现存历史遗留建筑4幢,四幢建筑的建筑风格受功能主义风格的影响,追随“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造型简洁实用,美观大方。
三清阁
位于西山罗汉山腹,位于西山名胜区公路尽头。
本是元梁王的避暑台,后道教宫观兴起,逐渐发展成九层十一阁的嵌壁建筑群。
如从峭壁下龙门村拾级而上,仰视1000多级石阶蜿蜒,穿古柏入云间方上得此罗汉山崖,其地势造型匪夷所思。
从景观上看,华亭幽深,太华雄峻,而三清阁和龙门,则以险奇取胜。
从宗教上说,华亭太华二寺,为佛教丛林,而三清阁则主要是道教的宫观。
太华寺
又名佛严寺,位于西山森林公园内,寺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由史称“云南禅宗第一师”的玄鉴创立。
梁王赐寺额佛严寺,后因太华山而得名。明中叶,云南镇守国公沐英的后人将寺作为家庙,并投资给寺庙,增建思召堂,一碧万顷阁。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总督范承勋用拆毁吴周王府的材料重修太华寺,并重建大悲阁(飘渺楼)。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九年(1883年)又大修。
寺院现存建筑包括石牌坊、大雄宝殿、天王殿、鬟镜轩及许多历代的诗文碑刻。
太华寺自古以花木繁茂,清晨幽雅著称。尤以山茶、玉兰、桂花等蜚声国内外。
文:张勇 图:高伟
编辑: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