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古董,古董,是不是越老越值钱呢?

2018/09/0693 作者:佚名
导读: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人们将挖到的古代器物,称之为古董,它们不仅是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通常也是珍奇物品。 然而在收藏市场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古董并非越老越值钱。一只唐代的瓷碗多则几百元,精品的也不过上千元,而明清瓷器少则数千元、上万元,青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

人们将挖到的古代器物,称之为古董,它们不仅是先人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通常也是珍奇物品。

然而在收藏市场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古董并非越老越值钱。一只唐代的瓷碗多则几百元,精品的也不过上千元,而明清瓷器少则数千元、上万元,青花、斗彩瓷更是可以卖出亿元的天价。

高古瓷卖出“鸡肋价”

各式各样的瓷器

一名藏家花了400元钱挑走了两件宋代瓷碗。“古董,古董,不是越古老的越值钱吗?”面对询问,瓷器店老板指着一面墙的瓷器说:“这都是唐宋时期的高古瓷,没有一件卖价过千元的,摆了几周也卖不完。而一只明清的瓷器,动不动就卖几千块一件。甚至现代的仿古瓷也比这个强,如果是出自名窑名家价值还要高。”

“为什么呢?”“为什么?高古瓷品相不好呗,你看青花瓷、斗彩瓷多漂亮。”她说,现在高古瓷太便宜了,市场上的老板们都不大收货了。

有一位藏家拿口袋装了一二十件瓷碗、瓶瓶罐罐等,说是有一年夏天涨水,他从河边捡的,估计是从古墓里冲刷出来的。结果专家一看,说东西虽然都是宋代的真东西,但都是民用的器物,太常见,不值钱,拎回去玩吧......玩吧.......吧......

普通的唐代三彩瓷

常年从事陶瓷研究的业内人士说,在收藏界,习惯于把明代以前的瓷器称之为高古瓷,从外部形态看,它主要是传统的青色釉瓷,外型上呈现粗犷原始的特征,独具的古朴、含蓄之美。而明清瓷器,是我国古代瓷器演变的高峰期和成熟时期,一改沿袭了数千年的“青一色”,而出现姹紫嫣红的釉色品种,其胎质地细腻,致密、洁白,尤其是景德镇窑产的青花瓷、斗彩瓷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再加上,明清宫廷盛行收藏,一时间,青花、斗彩瓷成为达官贵人的至爱。近年来的拍卖,斗彩瓷更是动辄过亿,令人瞠目结舌,就连近现代的仿明清瓷器也呈现出很高的工艺水平及收藏价值。这些,间接反映到收藏市场上,就使得明清瓷器、仿古瓷一直久盛不衰。

拍价2.3亿人民币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因此,古玩市场上,不单是以年代论藏品,珠宝看材质,瓷器看历史时期、看窑口,体现出的价格自然就是天壤之别。

ID18682079637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