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古称西汉水,“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江名由此而来。它从秦岭而来,经阳平关入川,长驱直入,自北向南纵贯四川盆地中西部,一路惊涛拍岸,最后在重庆朝天门码头汇入长江。
东西关水电站的发电厂房。唐明 航拍
武胜,位于嘉陵江中游,江水横穿境内长达117公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滋润着两岸的万亩良田,养育着勤劳而善良的武胜人民。武胜县礼安镇,其境内有着广安最大的水电站——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厂(以下简称东西关水电站)。东西关水电站的开发建设前后长达30余年,这中间有着武胜人民不轻言放弃、勇于挑战的精神。为了解东西关水电站开发建设的始末,记者走访了参与电站筹备建设、现年92岁的毛熙东老人。
1
三上三下电站建设遥遥无期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嘉陵江流经武胜117公里,是其全程的10%。而武胜境内更是交错纵横着4河74条溪流,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
毛熙东曾先后任烈面区委书记、县水电局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一生都在为武胜的水利事业奔走。他生长在武胜县三溪镇的长滩寺河边,从小就爱听做过私塾先生的爷爷讲故事,而爷爷最常讲的就是大禹治水、李冰修都江堰的故事。“儿时的艰苦岁月,让我深知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在我的心里埋下了对水电特殊的情感。”毛老感慨地说道。
水,是上天赐予武胜人民的,是武胜的优势。如何利用好嘉陵江这一江好水,一直萦绕在武胜人民的心头。
千里嘉陵,武胜最长。武胜嘉陵,曲流回肠。嘉陵江在武胜境内的东西关迂回曲折,绕了两个大湾,形成40公里的葫芦岛,构成天然“太极湖”奇观。而两个大湾的葫芦腰间,自然落差达7米,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
其实,对东西关水利的开发,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就曾派员对其河段进行过勘查,规划修建水力发电站,但终因社会动荡、经济匮乏,水电站建设被搁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1958年,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组织人员进入东西关进行实地勘测,拉开了东西关水电站的建设帷幕。1960年,东西关水电站项目作为国家工程正式上马,但由于经济掣肘、项目相悖、自然灾害以及后来的政治运动等多种因素,水电站项目被迫下马。
岁月蹉跎,时过境迁。一晃又是10年,1970年,武胜县决定另辟蹊径,自筹资金,在东西关建无坝引水电站,以缓解工业等电、农业盼电、有网缺电等问题。当年3月,引水隧洞破土动工,到年底,洞已打了100多米,却又因“建小站可能影响今后建大电站”的意见干扰,项目再度搁浅。
俗话说,好事不过三。武胜人民以“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意志,苦苦求索着。1974年,县委、县革委决定在西关修建水轮泵站,既提水灌溉,又可发电。1975年3月,800多名建设者第三次开赴西关,但又遇政治突变,工程再次夭折。
从1960年至1976年的16年间,武胜为修建东西关水电站上报了18次计划,三上三下,给武胜人民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2
30年锲而不舍梦想照进现实
转眼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水利建设的调控有了变化,“大水电站中央抓,小型水电站地方抓”。这一政策,让属中型的东西关水电站由过去的国家工程旁落到了空挡上。
“我们都知道,武胜要发展必须修水电站。但建电站要上亿的资金,那可是个天文数字,武胜县每年财税收入才2000多万元。”毛老向记者说道,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要放弃,并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在有生之年,争取建成东西关电站。
九孔泄洪大坝。
1984年,毛熙东的小学同学、原水电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处主任张自荣给他寄来一封信,详细阐述了对修建东西关电站的意见:东西关附近河道约40公里长,而两个袋口上下游束口距均在800米以内,地面与河水面高差不大,而且有一天然深沟,便于裁弯取直,节省枢纽工程量。经过设计院反复论证,可完成水电站装机容量18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9.55亿千瓦时。按计划,建站后年发电量相当于南充市和广安地区现有总发电量的两倍,每年可创综合社会产值约26亿,同时缩短航程22公里,渠化河道50多公里。
拿着这份可行性报告,毛熙东直奔县委主要领导办公室,告知此好消息。“这份报告,再次燃起了我们建水电站的信心。”县委县政府当即决定成立东西关电站筹备领导小组。此时的毛熙东离退休年龄不到3年,但考虑到他一直为东西关水电站奔走、呼号,南充地委决定让他不办退休手续,武胜县委任命他为县政府顾问、东西关水电站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筹备工作。1987年,毛熙东超期“服役”,“花甲”挂帅。从此,他开始了第二个黄金期的“第二次创业”。用他的话说,“东也是关,西也是关,关关难过关关过”。
纸上的可行性成立后,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硬仗:推初设——立项——找资金。三个先决条件,是决定工程命运的基础。
第一个难关:推初设——模型试验地。初步设计的水工模型试验场地,若在成都征地做试验,仅征地20亩就要140余万元。怎么办?“为省钱,我们决定在武胜本地找。”毛熙东说,“专家也认可,但他们要求做到不垮、不漏、不沉,特别是‘不沉’,误差不超过5毫米,确实让我们想破了脑袋。”
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为解决“不沉”,毛熙东和同事们利用五排水库闸坝下20多亩废地做试验,先打夯放水,让它沉陷二夯后再放水,然后铺盖钢筋层,又用水夯,接着铺30公分碎石,用15吨的压路机加压,再用小石夯,最后打上15公分混凝土,用20余立方米木料、500多张三层板,划成方格,按河道形状做好木型,只花了50多万元。最终,专家检验后说:50年代的“国字号”工程,现在由一个县来搞,这充分证明了他们有了不起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因为此,省上又投资20万元作为补偿。
可行性研究、初设、水工模型试验、进场公路建设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具备了国家立项的条件。
第二个难关:立项。1984年至1991年,毛熙东前后七次上北京,他已记不清找了多少部门,拜访了多少专家学者,也记不清向多少人介绍过东西关电站的各种设计参数,这些内容已成了他熟悉的台词,到后来可以倒背如流。这7年里,为了东西关电站,毛熙东到底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别人说不清,他自己也记不清。他记住的是他肩上的重任,是众多中省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帮助。
水电部副部长、水电专家李鄂顶,亲自给毛熙东出谋划策,并指示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总结出向长沙中型电站会议推荐的有关嘉陵江东西关水电站的材料;原水电部副部长陈伯村,为毛熙东写了8封推荐信给原水利规划设计院院长罗西北,支持东西关水电站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初设费用90万元。国家长江流域办公室原主任林一山,积极为水电站筹划资金,并具体指点建设办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992年1月8日,国家计委正式发布文件,同意修建东西关电站,同年5月正式下达开工令。9月1日,东西关电站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2月19日胜利截流,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开工,当年截流”,成为水电史上的一大壮举。
3
明珠照嘉陵造福于人民
起死回生的东西关水电站,被列为四川省“八五”期间的重点工程,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四川省投资集团、武胜县光明实业总公司等合资兴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控股,总投资16.4亿元,1995年12月成立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它以发电为主,航运结合,其枢纽建筑包括拦水闸坝、发电厂房、船闸、引水渠等。
1995年8月8日,1#机组转子顺利吊入机坑,为1#机组提前发电奠定了基础。(资料图片)
1995年,东西关水电站首台机组发电,单机容量4.5万千瓦。1996年,四台机组全部安装投入使用,年设计发电量9.55亿千瓦时。东西关水电站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广安与南充两地的工业和农业生产用电问题,提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还提升了嘉陵江的防洪抗灾能力,改变了嘉陵江两岸农田灌溉条件,改善了周围乡镇的交通条件和人民的生活环境,每年为武胜地方财政提供了约6000万元的税收。
据统计,水电站建设前后共修建乡级公路两条、村级公路5条、公路桥3座、人行桥13座。其中,礼安至烈面的公路桥,更是改变了礼安群众出行一直靠渡船的历史,礼安民谣也从过去的“有女莫嫁礼安乡,十个梁子九个光,隔河如隔一千里,到处都是破烂房”变成了“而今礼安乡,青年不愁找对象,新房密麻麻,农贸两兴旺”。
“我们一直秉承着‘高起点、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理念,在2012—2015年,对四台发电机组进行了增容技改,增加了3万千瓦装机容量,已多发电量超1亿5千万千瓦时,增收5000余万元。”四川华能东西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如此说道,公司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ABB水电站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南充市区建立了远程调度中心,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监控”的现代化电站管理模式。努力打造绿色电站,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环境绿化与保护、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种草等绿化措施恢复植被,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库区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真正做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和谐发展。
如今,已有26年历史的东西关水电站,俨然已成为嘉陵江畔的一颗明珠,不仅照亮了这片江水,更是照亮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素材来源:i武胜
本公众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