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拍出1552.5万的檀香木雕会昌九老山子,原来是一件玉雕的木样?

2018/09/06114 作者:佚名
导读:清乾隆,御制檀香木雕“会昌九老”山子(清宫旧藏)。 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玉雕“会昌九老图玉山子”的木样。檀香山子高56厘米,连座儿通高110厘米。 此山子色呈深褐,包浆温润,其按高低、远近比例,以镂雕、深浅浮雕和阴线刻纹等多种

清乾隆,御制檀香木雕“会昌九老”山子(清宫旧藏)。

为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宁寿宫乐寿堂玉雕“会昌九老图玉山子”的木样。檀香山子高56厘米,连座儿通高110厘米。

此山子色呈深褐,包浆温润,其按高低、远近比例,以镂雕、深浅浮雕和阴线刻纹等多种手法琢成四面相通的山水人物图景。

其主体山子为檀香雕就而,重达18公斤,整个山子由多块檀香木拼加而成。

其下承紫檀山石托座,山子山石嶙峋、瀑布湍流,山间生灵芝仙草。

紫檀山石托座下置金丝楠木圆形束腰高台座,浮雕莲瓣纹为饰;围栏及束腰处嵌紫檀,雕刻螭龙纹及束莲纹为饰,托台下为如意云头式矮足。

远景山顶竹林密处有一亭台,亭内两翁对弈,旁坐一翁观战高论阔论其状甚欢。

一侧山岩下老者携童观鹤,另一侧老者,旁伴童子捧盒随后,手执龙首杖,艰步登山。山下水溏则由山子正面山顶流下瀑布汇集而成,经由紫檀木托座汇入,使其画面似流入江中……

一面近景处,有两老翁停驻于山下瀑布间小桥之上,作交谈状,仿佛正吟诗对赋,后随一童子肩负包袱。亭下山岩瀑布间虬松盘绕,亭侧山路间坐一童子正为亭内高士煽扇煮茶。

后山松下平台处两高士携童,一戴冠长者盘膝而坐,将琴置于膝上,抚琴弹唱,旁有长者听得妙处捻髯微笑与书童竖耳倾听。后山山岩之间一高士携琴与童子回首相望,似催促童子举步快行欲與山上高士会和。

整个山子所有人物形态动势各异,皆许许如生,整体画面构图充满了乾隆皇帝的审美,可见乾隆皇帝对此件作品的重视与观注,其形其景实为精心编纂,制成后下旨陈设于宁寿宫乐寿堂内,是乾隆皇帝最为珍视的作品之一。

据《清宫活计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曾下旨,着如意馆画师贾铨依照宋代李公麟名作《会昌九老图》为会昌九老图玉山画样,"并着木作依画样制作檀香木样,做得后呈上御览"……

再将本件檀香木山子与玉山子对照,无论人物亦或布局,皆毫无漏处,与清宫活计档所载皆为相同,而其雕琢内容则远胜于玉山,估因玉山雕琢难度太大,又要同圣寿配合时间,从而舍略了诸多细节……

故宫中现藏有四座玉山,均为乾隆年间制作。这座会昌九老图玉山,令观其刀法,疏朗明快,山岩似爷劈刀砍,果敢从容,而虬松竹林处又细腻繁缛组织严密,定出自造办处顶尖匠师之手,其风格像极顾珏,或者封歧所为。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顾珏雕竹雕笔筒,无论从构图到刀法与人物的细节处理都与檀香木会昌九老图山子如出一辙。而封歧于雍正初年由苏州织造高斌荐入养心殿造办处供职,受到雍正乾隆两朝皇帝重视,参与了诸多创作……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