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锅炉给水泵漏水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2018/09/06174 作者:佚名
导读:给水泵是锅炉重要的辅助设备,负责在锅炉运行是给锅炉上水。如发生漏水故障,检查起来很复杂,针对此现象,湖南中易水泵小编给大家介绍下锅炉给水泵漏水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锅炉泵调节阀外泄的解决方法 1、增加密封油脂法对未使用密封油脂的阀,可考虑增

给水泵是锅炉重要的辅助设备,负责在锅炉运行是给锅炉上水。如发生漏水故障,检查起来很复杂,针对此现象,湖南中易水泵小编给大家介绍下锅炉给水泵漏水常见问题与处理方法。

锅炉泵调节阀外泄的解决方法

1、增加密封油脂法对未使用密封油脂的阀,可考虑增加密封油脂来提高阀杆密封性能。

2、增加填料法为提高填料对阀杆的密封性能,可采用增加填料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双层、多层混合填料形式,单纯增加数量,如将3片增到5片,效果并不明显。

3、更换石墨填料法大量使用的四氟填料,因其工作温度在-20~+200℃范围内,当温度在上、下限,变化较大时,其密封性便明显下降,老化快,寿命短。柔性石墨填料可克服这些缺点且使用寿命长。因而有的工厂全部将四氟填料改为石墨填料,甚至新购回的锅炉泵调节阀也将其中的四氟填料换成石墨填料后使用。但使用石墨填料的回差大,初时有的还产生爬行现象,对此必须有所考虑。

4、改变流向,置P2在阀杆端法当△P较大,P1又较大时,密封P1显然比密封P2困难。因此,可采取改变流向的方法,将P1在阀杆端改为P2在阀杆端,这对压力高、压差大的阀是较有效的。如波纹管阀就通常应考虑密封P2。

5、采用透镜垫密封法对于上、下盖的密封,阀座与上、下阀体的密封。若为平面密封,在高温高压下,密封性差,引起外泄,可以改用透镜垫密封,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6、更换密封垫片至今,大部分密封垫片仍采用石棉板,在高温下,密封性能较差,寿命也短,引起外泄。遇到这种情况,可改用缠绕垫片,形环等,现在许多厂已采用。

7、对称拧螺栓,采用薄垫圈密封方法在形圈密封的锅炉泵调节阀结构中,采用有较大变形的厚垫片(如缠绕片)时,若压紧不对称,受力不对称,易使密封破损、倾斜并产生变形,严重影响密封性能。因此,在对这类阀维修、组装中,必须对称地拧紧压紧螺栓(注意不能一次拧紧)。厚密封垫如能改成薄的密封垫就更好,这样易于减小倾斜度,保证密封。

8、增大密封面宽度,制止平板阀芯关闭时跳动并减少其泄漏量的方法平板型阀芯外泄平板型阀芯(如两位型阀、套筒阀的阀塞),在阀座内无引导和导向曲面,由于阀在工作的时候,阀芯受到侧向力,从流进方靠向流出方,阀芯配合间隙越大,这种单边现象越严重,加之变形,不同心,或阀芯密封面倒角小(一般为30倒角来引导),因而接近关闭时,产生阀芯密封面倒角端面置于阀座密封面上,造成关闭时阀芯跳动,甚至根本关不到位的情况,使阀泄漏量大大增加。最简单、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增大阀芯密封面尺寸,使阀芯端面的最小直径比阀座直径小1~5mm,有足够的引导作用,以保证阀芯导进阀座,保持良好的密封面接触。

锅炉高压给水泵出水段漏水

机械密封是水泵渗漏的主要原因,但是机械密封本身是一种要求较高的精密部件,对设计、机械加工、装配质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在使用机械密封时,应分析使用机械密封的各种因素,使机械密封适用于各种泵的技术要求和使用介质要求且有充分的润滑条件,这样才能保证密封长期可靠地运转。

锅炉给水泵常见出水段漏水

如果不是壳体漏水,就是泵的机械密封坏了,不能保证水的封闭性,这种情况只要修理或者更坏机械密封就可以了,大部分原因都是机械密封坏了,才倒导致水泵漏水,其实机械密封没那么容易坏的,大多因为水质里有沙子,容易损坏,然后就是初次试机未排气,水泵里有空气也容易导致机械密封坏损。

解决方法:

1、水管连接位漏水,如果新装机会较小。措施:拆后重装。2

、水泵抽水时漏水,一般情况是水封漏水,措施:拆水泵,更换水封。

3、水泵长期漏水,可能是上水管没有在水泵出水侧安装止回阀。措施:加装止回阀。

锅炉给水泵轴头漏水

1、更换填料如前所述,由于轴头漏水主要是由于轴套磨损造成,更换填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漏水故障。其作用仅仅是,将磨损的轴套部位用填料填满压紧,只能使漏水问题暂时得到解决。

2、采用耐磨轴套,将换下的泵分解,并换上有耐磨材质的轴套,但该中轴套加工周期长,同时,价格昂贵,在公司大力降成本的当下,该方案亦非首选。

锅炉给水泵漏水如何预防

1、试机之前清洁水管,检查水质是否适合水泵的运行,

2、试机前一定要把排气孔打开,排除泵内空气。最后还有一个妙招:在安装机械密封是多加一个O型圈,也能增加机械密封的寿命。

内容数据摘自:http://www.llzypump.com/daogou/ask/36.html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