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从陶器到原始青瓷,从原始青瓷到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基本上都是青瓷,就是瓷器的颜色很单一,大都是青绿色。从唐代开始颜色开始多起来,红釉、蓝釉、唐三彩、长沙窑、鲁山窑等等。长沙窑就是釉下彩瓷,宋代彩瓷较少,元代出现了五彩,明代成化时期出现斗彩,清康熙时期出现了粉彩和珐琅彩。那么五彩、斗彩、粉彩、珐琅彩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当下藏品出手 送拍 一五零五六九二五六一五 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 选中的藏品可保送各大拍卖行。
明万历五彩
第一五彩瓷器。五彩瓷器是在烧造好的白瓷上用黄、绿、红、蓝等颜色绘画,五彩不是只指五种颜色,是指多种颜色,如五彩缤纷,五色斑斓都是指多种颜色。元代创烧了五彩瓷器,但是元代五彩瓷器数量非常的少,彩料品种较也不多。五彩到了明代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嘉靖、万历时期是五彩的高峰,嘉靖五彩的红是用的枣皮红,绿是湖水绿,蓝是回青,黄是杏黄色。所以嘉靖五彩可以说是鲜艳夺目,五彩缤纷。明末清初五彩风格大变,不再用很厚很艳的颜色,而是采取勾勒平涂的方法,尤其是康熙时期五彩瓷器,水墨画感很强,再就是需要注意的是康熙五彩瓷器出现了黑彩,仕女图的头发用黑色,黝黑发亮,漂亮逼真。康熙又对五彩进行了一次发展。康熙后五彩瓷器烧造较少,只有一些五彩龙纹碗等等。
明成化斗彩
第二斗彩瓷器。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一起组成的纹饰彩瓷,首先在釉下青花勾勒出图案轮廓,然后再填彩,把图案画完整,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争奇斗艳,所以叫斗彩。斗彩瓷器是明成化时期创烧的新品种,但在成化时期就把斗彩发展到了不可逾越的高峰,著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天字罐就是当时的佳作。明朝中后期就不再烧造都彩瓷器。直到清康熙时期才复烧,雍正、乾隆时期都彩很少量的烧造,清末就更少了,几乎没有。
清雍正珐琅彩
第三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宫廷专用瓷器,从烧造到使用从来没有出过宫廷。珐琅彩本来是画在铜胎上的,后来康熙命人把珐琅彩画在瓷胎上,烧出来效果非常的好,这就是瓷胎画珐琅。我们称之为珐琅彩瓷器,珐琅彩瓷器是在景德镇烧好的上等的白瓷,运到北京宫廷造办处由专门的宫廷画师在白瓷上用珐琅彩作画,然后再入窑烧造。康熙时期发珐琅彩瓷器多仿铜胎效果,在瓷胎上首先涂地,而后作珐琅彩。雍正时期珐琅彩一改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的色地,直接在白瓷上画珐琅,并且图案舒朗,有诗、有画、有印章、有落款,就是一副完整的中国画。把珐琅彩瓷器推向了高峰。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结合康熙和雍正时期珐琅彩的特点,有色地、有开光、有西洋人物,乾隆的一个珐琅彩瓷器,色地仿康熙,开光里画山水花鸟仿雍正。乾隆以后珐琅彩瓷器生产更少了,几乎没有。
清雍正粉彩
第四粉彩瓷器。粉彩瓷器是康熙时期创烧的,盛于雍正、乾隆时期,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和珐琅彩瓷器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康熙时期的粉彩瓷器在用料上多半是五彩和珐琅彩两种彩料并用的,这还算不上实际意义上的粉彩瓷器。雍正和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在造型、胎质、和彩绘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粉彩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玻璃白"打底,采用渲染的方法进行绘画,渲染法能使花瓣和人物的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有柔和飘逸之感,所以我成五彩为"硬彩",称粉彩为"软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