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汕地区有句俗语,叫做“厝角头有戏出”,指的是潮汕人屋顶上的装饰,往往包括了一些戏剧故事、民间传说,这些装饰其实是潮汕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嵌瓷。
何为嵌瓷?以绘画为基础,运用各种彩色瓷片剪裁镶嵌表现形象的建筑装饰艺术,包括塑胚胎、剪取瓷片、镶嵌瓷片、综合调整等流程。它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或供欣赏的摆设,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工艺品种,俗称“贴饶”或“扣饶”。
嵌瓷工艺始于明代,至清代而日臻完美,成为潮州民居特别是祠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称为“永远亮丽的民间造型艺术”。
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在日常的文化生活中,嵌瓷作为一门装饰艺术却不为观众熟知。
潮州在清代极盛嵌瓷,是因为本地有枫溪、九村、高陂等地是产瓷之乡,有大量废旧陶瓷可利用,起初的嵌瓷是一些民间艺人,看见陶瓷生产过程中废弃许多碎瓷片,觉得可惜,于是开始创造性地利用它们在屋脊上嵌贴成简单的花卉、龙凤之类图案装饰美化建筑,变废为宝。
由于潮汕民间工艺有竞技斗艺的传统,清末民初,潮汕各地嵌瓷名家都经常在工地上斗工竞艺。他们不求赚钱,就是要互相斗技术,看看是你工艺好还是我工艺好。对他们而言,赚钱已经不是主要目的,互相斗技术才是重点,这种竞争关系促使嵌瓷工艺性和技术性达到最高峰。
明代嵌瓷的图案、色彩比较简单。到了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工匠紧密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作为专用材料,无论是工艺品或建筑装饰,极大丰富了嵌瓷的色彩、构图。
清代嘉庆《澄海县志》这样描述:“望族喜营屋宇,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资费。”可见清代潮汕地区兴建祠堂屋宇,人们注重装饰几乎是不惜巨资,倾力而为。
这种风尚还被潮人带到东南亚各地,泰国曼谷到处可以见到清代由潮汕人制作的用以装饰寺庙、花塔的嵌瓷艺术品。
多数时候,嵌瓷的制作并无图纸可依,由匠人来现场发挥。嵌瓷的材料是碗碟坛罐的碎片,钳剪出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五颜六色的各种瓷片,通过一定的打磨加工,再镶嵌拼贴。
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碎陶瓷片,因此手艺人的每次都是一次全新创作,这让潮州的嵌瓷具加的丰富多彩。因而也就没有雷同的嵌瓷作品。
当然,嵌瓷的题材,还得和主人的品味想或建筑主体相匹配。民宅里,四合院天井周边的屋檐下镶嵌着石榴、鱼儿等,寄望“多子”和“年年有余”。有一定地位追求的读书人家,弄些竹子、文房之物,标明自己的雅趣。民间庙宇、祠堂等建筑物,则主要做一些代表吉祥、长寿、富贵等动物造型。
嵌瓷,不怕日晒不惧雨淋,而且瓷片颜色鲜艳,在露天中远远可见。这样,嵌瓷也就有了其存在的理由,并且在各种老式建筑里发扬光大。
飞檐,走壁。集天地之精气,应是数百年的芳华。传忠,秉孝。浓得化不开的神圣,却入寻常百姓家。潮汕乡间的瑰宝,与城市不期而遇,光彩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