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真知堂
唐代瓷器,历来学者皆言,南青北白。南青指的是越窑,北白指的是邢窑。对越窑的研究,学术界一直比较深入和透彻。近年来发掘的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则是对唐代越窑情况基本搞清楚的集大成者。但邢窑,多年来一直犹抱琵琶。窑址在哪?面貌如何?哪些传世品是邢窑?为什么一到宋朝,邢窑好像就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定窑?这些问题在21世纪初邢窑遗址被考古工作者找到和发掘之后,终于有了答案。
先来说说邢窑。邢窑是一座在唐代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名窑。在当时和越窑齐名。唐朝历史近300年,但目前为止,基本1没有发现邢窑的传世品。馆藏基本上都是近年来墓葬出土的。数量不多。
再说说白瓷。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学术界公认为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图片可以看出,这时候的白瓷釉色泛青,还没有脱离青瓷的影子。但已经是白瓷器了、在此之后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姬威墓等,这批白瓷釉色较为匀净,白度较高,是真正意义上的白瓷。
北齐范粹墓出土的早期白瓷罐
白瓷发源于北齐,北齐属于鲜卑族王朝,北方马上民族,自古以来尚白(到元代蒙古依旧如此),所以白瓷发源于北齐而不是南方汉族统治的南朝,有它的道理。
邢窑就是继承了北方长期以来烧制白瓷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在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窑口。最初开始研究邢窑的,是瑞典人古斯塔夫.林伯格。他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发表在1950年《东方美术》春季号,一篇发表于195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年报。1953年,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发表了一篇《邢越二窑及定窑》的文章在《文物参考资料》上。揭开了邢窑学术研究的序幕。
而历史文献中是这么说的:“陆羽《茶经》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
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其中除透露了邢窑白如银,白如雪的特点外,还有轻薄,声音清脆,宛如金属等特点,产地则透漏出河北内丘。
隋代的白瓷双联龙柄传瓶
按照《国史补》的记载,建国初期,故宫博物院首先派人调查了河北的重点古窑遗址。继调查完河北临城磁窑沟后,又调查了曲阳定窑遗址,发现定窑唐代已经烧瓷。六十年代后,在河南有发现了巩县窑等遗址。由此,从故宫藏品中分别出了曲阳和巩县的唐代产品。缩小了未知窑口白瓷的比例。也初步划分出,胎釉洁白如雪,不施化妆土的,就是邢窑白瓷。1980年,河北临城祁村邢窑窑址发现后,这一点得到了证明。
好,邢窑的第一个谜终于揭开了!
邢窑,是唐代最著名的瓷窑,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隋唐时期七大名窑之一。窑址位于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是中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的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邢窑称谓是因内丘在隋唐时期隶属邢州管辖而得名,主要生产白瓷,也生产其他颜色釉瓷器。
河北陶瓷学者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经过科学检测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高强度的焙烧温度,应该是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是世界上最早的硬质瓷。
邢窑传世品极为稀少,最为有名的是盈字款瓷碗。在传世和出土的邢窑瓷器中,有一部分带有铭文,除故宫博物院藏的白釉皮囊壶底刻划“徐六师记”外,最为常见的是刻划“盈”字款,其次为“翰林”款,也有少数器物同时刻“盈”、“翰林”二款。
刻“盈”字款的器物,有碗、盒、罐、注
唐代邢窑贴花高足钵
子等造型;刻“翰林”款或“翰林”、“盈”双款者,仅见于罐。关于类“盈”、“翰林”款白瓷的窑口,专家、学者们通过比较胎釉烧造工艺等特征,确认“盈”字款白瓷为内丘邢窑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内丘县城关邢窑遗址中发现的外底刻划“盈”字款的白瓷碗标本多达20余件,从而证实这类带“盈”字款的白瓷确实为邢窑产品。
了解了这些之后,邢窑鉴定邀约就简单了,胎釉洁白如雪,平底或者玉璧底,不使用化妆土装饰的精细白瓷就是唐代邢窑,其造型特点,应该具有典型唐代瓷器的普遍特征。部分器物有刻划款,以盈字和翰林二字巨多。
邢窑亦有粗白瓷,施化妆土以掩饰胎土的灰白,再罩以透明釉。但学术界和收藏家公认和喜欢的,则是邢窑精细的细白瓷。我们说邢窑,也是说它的拳头产品。
说到此,还有一个历史之谜,一直没有人破解!那就是,为什么北宋早期,定窑突然兴起,一下子邢窑就籍籍无名了呢?就算定窑的产品比邢窑更精致和进步,邢窑也不至于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吧?这个问题困扰了学者数十年,至今无人提出合理解释。
唐邢窑皮囊壶
笔者学瓷三十多年,收藏之余,对陶瓷烧制技术也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邢窑消失其实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一种自然现象!很好解释。为什么这么说呢?
精通古陶瓷的人都知道,古代烧窑,技术虽然重要,原材料更为重要!比如,麻仓土在明中期万历前后枯竭了,结果万历朝就出现了烧制龙缸屡屡不成,窑工童宾不堪逼迫,跳窑身死之事。其原因就是因为烧制龙缸需要很厚的胎骨和高温长时间焙烧。由于麻仓土枯竭,一元配方的瓷石无法耐高温久烧,几乎就是烧一窑倒一窑。没有麻仓土的三氧化二铝做胎骨,超过1250度温度,瓷器的胎基本上就会熔融了,如果再加温,长时间焙烧,不变形倒塌才怪。
所以,邢窑之所以消失,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经过隋唐时期三百余年的烧制,邢窑细白瓷所用的高铝高白瓷土已经枯竭。只剩下粗矿可供烧粗白瓷使用。没有了原材料,那就失去了拳头产品。所以邢窑很快就没落下来,被定窑所取代。定窑工匠,极有可能部分来自邢窑。
300年,沧海桑田。余少年时,曾经途经天津。为了看看炮轰英舰的大沽口炮台,还特意租了一台的士,从塘沽又跑了5-60公里。本以为可以看到海上风貌,结果看到了只是几个大土堆。海的影子都没有。问当地人海在哪里?当地人说还有20公里。再问那怎么能打到海上的英国舰船呢?当地人说百五十年前,这里就是海,当然可以打到英国船。闻之,,唏嘘不已。150年的时间,大海就退了20公里远。以此来看历史,用今人的视野,真的很难看懂当时的情形。文物鉴定,也是如此。邢窑被定窑取代,也就是几年之内的事情。细白瓷土绝,邢窑废,如此而已,简单得很。邢窑的谜就此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