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红木生漆的效果演示

2018/09/07300 作者:佚名
导读:目前家具厂商基本都说表面处理是8遍生漆,然而有些商家的产品生漆处理后光可鉴人,有些又是黯淡无光。所以小编抱着稍微研究的念头,拿一根红酸小镇作下尝试,小编自己试玩生漆。 首先,准备试验器材:生漆、一次性手套、无尘布。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生漆小

目前家具厂商基本都说表面处理是8遍生漆,然而有些商家的产品生漆处理后光可鉴人,有些又是黯淡无光。所以小编抱着稍微研究的念头,拿一根红酸小镇作下尝试,小编自己试玩生漆。

首先,准备试验器材:生漆、一次性手套、无尘布。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生漆小编买的是照片上牙膏管装的纯生漆,比较好操作,期间小编也买过其他的生漆和推光漆,操作都不理想。无尘布10*10cm大小,涂擦小件比丝绵好用的多。

其次,说一下两遍生漆间隔的时间:因为擦漆是很薄的一层,一般6-8小时基本就干了,可以进行下一道,当然,小编是上班族,所以间隔都是24小时。

最后,小编的干燥条件是空调开27度,水盆装水,上面放两个衣架搁置。

使用的材料。

这是底面,三遍生漆,因为不刮腻子,所以毛孔都堵不死。

两个侧面,五遍生漆,已经比某些家具的效果要好了。

最后,泥鳅背,八遍生漆。

本来泥鳅背小编想再上两遍,但再擦的话,木纹都要盖住了,怪不得一般都是"8遍生漆"。

下面几张照片是小编照着百度所谓的“揩清”方法用色拉油加抛光粉处理的(直接用手摩擦,只摩擦了大概一百来下,然后用餐巾纸彻底把油擦掉)。用水加抛光粉小编也试过,出来的效果是雾状的,这也可能跟漆没有全长干燥有关系。而油跟漆的相容性好,所以出来的效果很亮很亮。(请忽略上面的白点,那是餐巾纸擦过后留下的粉尘)

最后,想说明,以上只是小编个人的试验,可能每家用的东西不一样,工艺不一样。如果有相同爱好的木友,也可以试验一下。买家具前最好买点小料认识一下材质、自己烫烫蜡,上上油,玩玩漆。

以下是一位师傅的一些见解:

先磨生坯,120 240 360 各磨一遍,然后批腻子三批三磨,磨腻子用360的,然后用维丝揩面漆四遍,就成了。生坯和批腻子阶段是先干磨后水磨,干磨水磨交替,用过的旧砂纸不能扔掉,用来溜面漆,轻轻的溜过,剔干净跟脚,用湿抹布揩干净,再一道面漆再溜,反复的次数越多漆水越清。腻子先用少许水将石膏涨开兑生漆和瓦灰调匀,在玻璃板上调好覆盖上保鲜膜就不容易干了,批腻子的时候要用力。上面漆动作要快,刷子刷上生漆立刻用维丝用力揩,揩得越薄越越好,注意上一遍面漆用600目磨一遍,最后一道面漆不磨。砂纸最好用日本进口富士星砂纸。做漆的功夫在被粽眼,粽眼不空,面漆每一层要揩的极薄,这样做出的物件才能顺滑莹润,纹理清晰须眉毕现,很好地表现出材质的美。酸枝类家具一般不提倡用漆灰彻底堵死棕眼,一般都是留半眼。红酸枝的油性够足,水平很高的漆工都不批灰,彻底水磨后,把棕眼中的矿物质全部暴露,用生漆的次数当灰,一次次的做通透漆这样温润光感的漆层与矿物质互应。犹如瓷器上一点点星星,大美。

另一位大师的见解:

其实生漆的工艺很多,做法也很多,根据个人喜好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施工方式。如果喜好通透透底的纯生漆效果,如果没有特殊的要求,怎么施工其实很通俗。但最重要的是生漆自身自带棕黄色,会与木料本色产生咬色,另外生漆的遍数也决定通透性,最终会不会影响纹理的透彻这个只有施工后才知道,所以初试一个木料做通透的生漆工艺,打完样板后,根据效果需要进行减色,提色,或者碱化,氧化处理,注意这个不是上色顺色,只是生漆色与木材本色之间的一种解化作用。从业接近20年,天南海北的艺人接触多了,8遍,9遍,10几遍的生漆做法能做得了的人估计不会做咱们的家具,行话叫前易后难,越往后越难掌握。10几遍的生漆做法,说实话实在有点难以接受,也可能对生漆怎么叫纯理解不一样吧。生漆是有色泽的黏稠性物质,真正不加添加剂的纯生漆三遍以后就是黑的,透通性不可能。通透性的纯生漆,必须在四次以内完成,前一至两次还不能100%纯生漆。现在不要说纯生漆工艺,即使06年以后改良简化后的批灰,水磨,生漆一次,补灰一次,水磨一次,生漆连做两次,视情况是不是再上一次漆,然后最后揩漆一次面漆的工艺大部分都被抛弃了。困扰的两个因素是:一是,成熟技师已经很少了,半成品技师都去做所谓的合成大漆或直接固化剂后做工业面漆的活了。那个活虽然损害身体,但是来钱快,有的一年赚50几万。很少有安心做这个一月一万多的脏累活了。二是,受气候影响严重。南方的梅雨,北方的冬季都很不利于施工,要在这个环境下完成施工,要配备的除湿,加温费用与设施也不是一般工厂能承受的。能熟练掌握各种问题下把握生漆温润感的生漆人员成熟技师太少。即使是打磨工,因为要接触生漆漆灰,太容易过敏,新学徒没法掌握,根本受不了。没有办法只能300多一天的去打磨,拿我们生漆车间来说,一组三个人,两个大师傅,一个打下手为一组,一个月生产不了三套顶箱柜,生产完毕都不一定通过要求,40%的需要再次重新来一次揩漆。综合这些因素,考究的生漆的作业费用已经到了一个可怕的境地,又不利于规模化生产,订单再多,没有办法,就那么几个人,只能推荐烫蜡,这也许是中国很多老工艺失传的一个缩影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