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郭卫兵:建筑应该是人类情感+本土文化+国际化视野

2015/07/311111 作者:佚名
导读:建筑是人类对世界“再生美感”创造的绘画式艺术,是人类将智慧、欲望、文明和希望都融入其间。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总建筑师 郭卫兵

建筑是人类对世界“再生美感”创造的绘画式艺术,是人类将智慧、欲望、文明和希望都融入其间。这是一个针对建筑之美的很文学化的定义,说明建筑不仅是美的,更是具有情感的,我认为建筑之美源于情感而并非“美”本身。我们认为的美实际上是人与建筑情感对话的结果,所以建筑之美也存在着不确定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群对建筑美的解读不同,建筑世界因此精彩。

是建筑艺术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造就了建筑艺术,有时候很难争辩。首先,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包含着更为复杂的要素,比如山川、河流、街道、广场,建筑也因这些要素才发挥出城市要求的职能,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建筑,站在城市的角度去理解建筑更具意义。城市里的建筑可以呈现不同的表情,但一座好的城市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建筑风貌,所以建筑的风格不等同于城市的风格,城市更强调的是一种精神。如果把城市比做一个完美的人,那么建筑应是一个个辛勤工作的器官。

中国建筑应该以本土文化为创作源泉,以国际化的视野去探索,走出一条属于此时此地的地域建筑之路。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对河北这片土地有着浓浓的乡愁和梦想,探索河北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是在每个项目中不断贯穿的主题。在磁州窑博物馆项目中,注入了新乡土主义建筑的特征。在河北博物馆项目中,我跟随关肇邺院士不仅探索河北建筑文化中的经典美,更体会到一个好的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应该是得体的。建筑师除了要掌握技术,更应具有情怀,扎根本土,为河北而设计是我的乡愁和梦想。

文章来源:燕赵晚报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