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长期接触60℃以上的热水,聚碳酸酯燃烧时会发出热解气体,塑料烧焦起泡,但不着火,离火源即熄灭,发出稀有薄的苯酚气味,火焰呈黄色,发光淡乌黑色,温度达140℃开始软化, 220℃熔解,可吸红外线光谱。
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一些用于易磨损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对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密度:1.20-1.22 g/cm 线膨胀率:3.8×10 cm/cm°C 热变形温度:130°C。 不耐强酸,不耐强碱。聚碳酸酯耐酸,耐油。聚碳酸酯不耐紫外光,不耐强碱。聚碳酸酯的耐磨性差。一些用于易磨损用途的聚碳酸酯器件需要对表面进行特殊处理。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 |
英文名称: |
POLY(BISPHENOL A CARBONATE) |
英文同义词: |
CARBONATE RESIN;CARBONATE (POLY) RESIN;POLY(BISPHENOL A CARBONATE);POLYCARBONATE 195'000;POLYCARBONATE;POLYCARBONATE RESIN;POLYCARBONATE 6'800;POLYCARBONATE 50'000 |
CAS号: |
25037-45-0 |
分子式: |
|
分子量: |
0 |
EINECS号: |
|
相关类别: |
Polymers;酯类;Carbonates;Hydrophobic Polymers;Polymer Science;Alphabetic;Organic SolubleAlphabetic;Polymer Standards;Polymer Standards Kits;P;POLB - POLY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Standards;Reference/Calibration Standards;感光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塑料光盘 |
Mol文件: |
Mol File |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 性质 |
熔点 |
220~230℃ |
密度 |
1.2 g/mL at 25 °C(lit.) |
折射率 |
n20/D 1.586 |
溶解度 |
chlorinated solvents: soluble |
化学性质 |
无毒、无臭、无色至淡黄色透明的固体。 溶于二氯甲烷和对二恶烷,稍溶于芳烃和酮等。 |
用途 |
用于制衬衫、床上用品、餐桌布、工作服布等 |
用途 |
用于光盘基片材料。 |
用途 |
用作电子电气零部件、机械纺织工业零件、建筑结构件、航空透明材料及零部件、泡沫结构材料等 |
生产方法 |
聚碳酸酯的合成有2种方法,一是光气法,二是酯交换法。 光气法:光气法又称溶剂法和界面缩聚法。它是在常温常压下,以双酚A钠盐与光气进行界面缩聚反应制得的聚碳酸酯。光气法生产工艺主要分以下个步骤: 光气化。将配制好的双酚钠盐加入光气化釜,随后加入二氯甲烷于光气化釜中,开动搅拌,当釜内温度降至20℃时,恒速通入光气进行光气化反应。当反应介质的pH值为7-8时,停止通光气,光气化反应即告结束。 缩聚。将光气化物、25%碱液、催化剂、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及分子量调节剂苯酚等加入反应釜中,在搅拌情况下,于25-30℃继续进行反应3-4h,反应是放热反应,应采用冷水降温。当反应终止,静置分层除去上层碱盐溶液,再加入5%甲酸中和至物料呈微酸性,分出上层酸水相,经过中和后反应溶液再进行后处理。 后处理。后处理一方面是除去树脂中的盐质,另一方面是除去树脂中低分子物和未反应的双酚A。盐质的脱除,一般采用水洗法,即把中和后的树脂溶液加水搅拌,洗去树脂中盐质,至洗涤水中不含氯离子为止。低分子物一般除采用沉淀法。即水洗后的树脂溶液加入沉淀剂使聚碳酸酯呈粉末或粒状析出。沉淀剂可使用醇类、酮类以及石油醚、甲苯或二甲苯。光气法转化效率高,一般均在90%以上,相对分子质量可高达(15-20)×10但分子质量过高,成型困难。因此常用分子质量调节剂将分子量控制在10以下。 酯交换法:酯交换法又称熔融缩聚法,聚合时不使用溶剂,不需要回收溶剂的设备,产品可直接出料造粒,但反应时间较长,并需在高真空和高温度下进行。由于反应物料的粘度较高,使反应过程中热交换及物料的均匀混合有困难,很难制得高分子量的产物。酯交换法是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将双酚A与碳酸二苯酯在高温高真空和熔融条件下进行的。 取双酚A:碳酸二苯酯=1:(1.05-1.1),反应温度高,酯交换反应速度快,但超过180℃双酚A容易发生分解,因此酯交换反应初期只能以180℃为温度上限。 酯交换反应的催化剂有苯甲酸钠、醋酸锂、醋酸铬、醋酸钴和氢化钾等。其用量为双酚A的0.0025%。 酯交换法工艺有三个步骤: 酯交换 将双酚A和碳酸二苯酯加入酯交换釜熔融后,加入催化剂,在6650Pa真空下,在175℃左右进行酯交换为第一阶段反应。当反应体系大量苯酚蒸出后,再升温至200-230℃,在1330-5320Pa真空下,继续蒸出副产物苯酚。当蒸出量为理论量的80%-90%时,酯交换即告结束。用氯气将反应物压至缩聚釜。 缩聚反应 将酯交换后的反应物在搅拌和真空(133Pa)下,控制釜内温度为295-300℃进行缩聚反应,脱去苯酚和碳酸二苯酯,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物熔融粘度升高,分子量增加,直至所需的指标。 后处理 缩聚反应结束后,在惰性气体中于300℃加热2-5h,把熔融物排出用10%盐酸溶液浸泡粒料以除去碱性催化剂的碱金属离子,再用无离子水洗至pH值等于7,最后干燥后包装。 |
聚碳酸酯可注塑、挤出、模压、吹塑、热成型、印刷、粘接、涂覆和机加工,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是注塑。
成型之前必须预干燥,水分含量应低于0.02%,微量水份在高温下加工会使制品产生白浊色泽,银丝和气泡,PC在室温下具有相当大的强迫高弹形变能力。
冲击韧性高,因此可进行冷压,冷拉,冷辊压等冷成型加工。挤出用PC分子量应大于3万,要采用渐变压缩型螺杆。
长径比1:18~24,压缩比1:2.5,可采用挤出吹塑,注-吹、注-拉-吹法成型高质量,高透明瓶子。PC合金种类繁多,改进PC熔体粘度大(加工性)和制品易应力开裂等缺陷。
PC与不同聚合物形成合金或共混物,提高材料性能。
具体有PC/ABS合金,PC/ASA合金、 PC/PBT合金、PC/PET合金、PC/PET/弹性体共混物、PC/MBS共混物、PC/PTFE合金、PC/PA合金等。
利有两种材料性能优点,并降低成本,如PC/ABS合金中,PC主要贡献高耐热性,较好的韧性和冲击强度,高强度、阻燃性, ABS则能改进可成型性,表观质量,降低密度。
聚碳酸酯在平淡的世界塑料原料市场中,聚碳酸酯市场需求一直稳速增长表现坚挺,成为为数不多的市场亮点。世界聚碳酸酯市场的年需求量达120万t左右,在欧洲市场聚碳酸酯的销售量已超过预测值,且市场供应紧缺现象时有发生。据世界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厂商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信息反馈,聚碳酸酯的所有市场应用领域的需求量呈现回升态势,GE公司的产量已增加了10%以上。根据业内人士预计,世界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8%~10%。 世界聚碳酸酯业的生产发展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在市场需求迅速增加的同时,世界几大聚碳酸酯生产厂商纷纷宣布将实施扩充产能和建设新装置的计划。(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