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4日,两会后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到了民营企业中面临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的现象。
从长期来看,政府投资难以保持长期高速增长,在4万亿元投资的经济刺激效应递减后,国家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激励民资入场接棒,从而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 但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领域,仍然会遇到两扇门:一扇是“玻璃门”,是指根据国家非公经济36条规定的民营企业‘非禁即入’的原则,在行业准入方面除去法律中明确禁止民营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之外,民营资本都可以进入,相关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但在实际中却一直没有落实。
通过“玻璃门”形象地将这个问题比喻是“看得见,没有显性障碍,但却无法进入,强行进入会碰到头”;另一扇就是“弹簧门”,与“玻璃门”类似,形象地指出民营企业在刚刚踏入某领域之后,稍稍不小心就被弹出来了。
“玻璃门”主要指投资准入方面的问题,“弹簧门”主要指民营企业被挤出的问题。 这两个都反映出我国民间资本在投资领域所遇到的与国营企业不平等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