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地埋线地埋线路的施工

2022/07/1390 作者:佚名
导读:地埋线路大部分为隐蔽工程,抓好线路的敷设工作,是确保地下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关键。 地埋线开沟 沟深要在冻土层以下,一般海拔在2000 m以下为1 m左右,海拔在2000 m以上的在1.5 m左右.沟底宽度应满足电线水平布置要求。沟底平直结实,硬杂物要清理干净。当地面出现高差时,应挖成平滑斜坡,上下成圆弧形,以免电线弯曲过大。 地埋线放线 放线前先要检查验收地埋线沟是否合格,其次,检查电线型号是否符

地埋线路大部分为隐蔽工程,抓好线路的敷设工作,是确保地下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关键。

地埋线开沟

沟深要在冻土层以下,一般海拔在2000 m以下为1 m左右,海拔在2000 m以上的在1.5 m左右.沟底宽度应满足电线水平布置要求。沟底平直结实,硬杂物要清理干净。当地面出现高差时,应挖成平滑斜坡,上下成圆弧形,以免电线弯曲过大。

地埋线放线

放线前先要检查验收地埋线沟是否合格,其次,检查电线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能用其它绝缘线代替地埋线;电线外观有无机械损伤。先前将地埋线浸水24 h,用2500 V摇表摇测1 min,其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 MΩ/km。不论电线在地下成何种排列,均要求所放展的电线不发生交叉或拧绞,以免造成相序错误。

在放线过程中,发现机械损伤,芯线断股,接头等应立即加上明显标志,并在填土前及时处理。三根相线必须采用同一截面的电线,以维持三相的平衡状态。放线时要留有一定的余度,以备接头和膨胀伸缩用。为了防止鼠类咬伤地埋线,放线时在地埋线周围铺设一定厚度的细砂或者其它保护层。地埋线的排列见图2。

地埋线填土

填土前应先核对相序,调整余线,挖好接头放置位置。地埋线的接头应按“Ω”形放置。

用木板自制一个梳线耙,在填土时能固定电线,使电线按所要求的排列方式敷设。从沟底到能盖住最上一根电线10~20 cm厚的一层土,它因直接接触电线,又起着固定电线的作用,所以应该是松软细土或者是细砂,保证无坚硬杂物。将各条相线装入梳线耙,由一个人拉着梳线耙顺沟底徐徐向前移动,后面紧跟二人随即填土,覆盖第一层土后,用脚踩平,禁止用铁锹、钉耙等铁器夯土,以防碰伤绝缘层。在梳线的同时,应将梳线耙慢慢地在线沟的左右移动,如横方向太窄,也可以上下移动,使电线在沟内呈蛇形放置。

同一线路只能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步回填,不可多处同时进行,第一层土填好后,应进行一次绝缘摇测,以便发现隐伤,及时处理,这次遥测最好在灌水后进行。经过摇测,证明整条线路情况良好,即可全面回填。对地埋线沟无夯实要求,只要让回填土自然下沉,出地平面应有约30 cm的沉降层。

地埋线引线安装

从线路埋深处至地面以及至闸刀这一段引进或引出线虽然并不长,但它经过的路径情况变化比较大。从地面以下50 cm,这一段是老鼠和蚂蚁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它们是危害地埋线的大敌,必须注意防范。从地面到接线闸刀处这一段地埋线相当于在室内明设使用,而且与人接触机会较多,如不注意,就有造成触电伤亡的危险。因此对引线应采用一些保护措施。

·加装套管:套管埋入地下部分长度应大于50 cm,露出地面的长度,应考虑安全的需要。

·塑料带包扎:一般包2~3层即可,这种包扎能增加引线的机械强度和防老化,但对防鼠防虫无明显效果。

·涂防护漆:这种方法防止地埋线老化,延长地埋线寿命效果较好,这种办法适用于人不常触及的地方。

·墙内嵌线:将引线的出土部分嵌入墙内,外面用泥抹住,使整个引线无裸露部分,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措施。

地埋线特殊地段的处理

穿越铁路、公路。与水面交叉。地埋线必须穿越河流、渠道、池塘、水坑时,应区别对待。对于沿桥梁跨越河流的线路,可在桥底侧敷设地埋线,这时地埋线在避免暴晒的情况下,相当于室内明敷运行。对于常年有水的河流、渠道、池塘、水坑,在无桥梁可利用时,可考虑使用一档架空线路跨越,以减少地埋线插入泥底敷设的方法进行地埋。对于季节性的河流、渠道、池塘、水坑可利用冬季枯水进行施工,可仍在河底挖沟埋线。为了确保线路之运行,也可以采用多加一根相线的办法来预防满水时无法检修的困难,在穿越的两岸应设置接头接线箱。应避开水底冲刷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架空线路跨越。

变压器采用台架式或者地台式安装,台架式安装的从计量箱中用PVC管或者用不锈钢管将地埋线穿管引入地下埋至计量台。地台式的变压器台,直接从变压器台中间将地埋线穿管埋入地下至计量台。变压器台上半部空开,中间用隔板分开,两面开门。一面安装总表,一面安装总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分路开关等。

计量台选择6~8表位的比较适中,两面开门,中间用木隔板分开,一面安装分户表和本计量台总闸刀,一面安装分户瓷插保险。用户家安装进线闸刀和漏电保护器。这样便于运行管理,抄表不用上电杆。

变压器台和计量台均为砖混结构,顶部为预制混凝土盖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