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金叶红瑞木病虫防治

2022/07/13108 作者:佚名
导读:金叶红瑞木病害 叶斑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防治方法:①秋季植株休眠期,及时剪除插条上的重病叶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②扦插不宜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③病害发生时,及时喷施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8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进行防治。病害较严重时,

金叶红瑞木病害

  • 叶斑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防治方法:①秋季植株休眠期,及时剪除插条上的重病叶等,并集中销毁,以减少侵染源。②扦插不宜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浇水时尽量不沾湿叶片。③病害发生时,及时喷施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8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进行防治。病害较严重时,可喷施65%代森锌850倍液,或50%多菌灵12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扩展。

  • 白粉病

危害症状: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

防防方法:发病时喷洒25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或900倍液百菌清,或喷洒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

  • 褐色穿孔病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芽和果实。叶片上病斑初淡黄绿色后变为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6毫米。幼叶被害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温度高时,在病斑背面长出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的延至脱落后产生,病斑脱落后在叶上形成穿孔。枝梢被害,以芽中心形成长椭园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并发生裂纹和流胶。花梗染病,花未开即干枯脱落。果实上病斑小而圆,初为紫色,渐变褐色,边缘红色,中央稍凹陷。

防治方法:①选择无病虫害、健康的苗木。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复合的有机肥,不施单一的氮肥。③加强田间管理,梅雨季及时排水。④合理整形修剪,及时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⑤发病及时喷施75%代森锰锌干悬粉6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进行防治。

  • 细菌性穿孔病

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多发生在叶片的叶脉处,早期呈水渍状小斑点,后期病斑逐渐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导致早期落叶,影响植株的果实生长。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在发病前喷施靓果安900倍液,连续喷施3次,15天1次。②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秋季及时清除林地的病枝、病果、病叶等,并集中烧毁。③在植株发芽前,及时喷施5度石硫合剂,植株生长旺盛期喷施0.5度石硫合剂。④植株开花后,及时喷施75%农用链霉素1800倍液。

金叶红瑞木虫害

危害症状:主要是蚜虫。蚜虫为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常群集于叶片、嫩茎等部位,刺吸汁液,使叶片皱缩、卷曲、畸形,严重时引起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分泌的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病毒病并招来蚂蚁危害等,蚜虫是扦插最具威胁的虫害。

防治方法:蚜虫发生时及时喷洒50%辟蚜雾超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5%灭多威乳油1200倍液,或50%蚜松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防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