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实施方式

2022/07/13114 作者:佚名
导读:《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该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提出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图1为《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一集流管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第二集流管的剖视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与翅片组合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扁管的正面示意图;图13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集液管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的水管端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9至图10,微通道换热器100,包括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和扁管130,扁管130设置在第一集液管110与第二集液管120之间,具有喷水通道131、冷媒通道132以及连通喷水通道131且朝向外侧的喷水孔130a。冷媒通道132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在第一集液管110或第二集液管120设有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第二集液管120内设置有与扁管130的喷水通道131相连通的水腔120a、以及与水腔间隔设置的冷媒腔120b,第二集液管120设有连通水腔120a的水入口121c。《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一实施例中,该微通道换热100包括呈并排设置的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以及自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向第二集液管120延伸的多个扁管130,每一扁管130的内部设置至少一喷水通道131及多个冷媒通道132,每一扁管130设有连通所述喷水通道131、且朝向邻近的扁管130设置的喷水孔130a,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相连通,所述第一集液管110或第二集液管120设有冷媒入口(冷媒入口连接有冷媒输入管121a)和冷媒出口(冷媒出口连接有冷媒输出管121b)。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集液管120上设置水腔120a,在扁管130上设置与该水腔120a相连通的喷水通道131,该喷水通道131的喷水孔130a可通过向外喷水对邻近的扁管130(特别是喷水孔130a朝向的相邻的扁管130)进行喷水降温,结合风冷散热,实现了风冷和水冷的复合式散热,提升了换热器换热效率,而能够有效防止空调在高温环境下频繁停机的现象。

通常为了增加所述微通道换热器散热面积,参阅图10,相邻的两个扁管130之间设有翅片140,可看出所述多个翅片140并行间隔设置,自迎风侧的气流流过所述翅片140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翅片140进行热交换。

需要注意的是:《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中,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位置可以互换,相应的,可以是,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内设置有与所述多个扁管130的喷水通道131相连通的水腔120a、以及与所述水腔120a间隔设置的冷媒腔120b,所述第一集液管110设有连通所述水腔120a的水入口。

于《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中,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可根据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需求或者结构设计要求等设于所述第一集液管110,或者是,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设于所述第二集液管120,亦或者,所述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分开设于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所述第二集液管120。

以下结构具体附图,介绍所述扁管130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所述第二集液管120之间的连接方式:

参阅图1及图4至图5,该第一集液管110与该多个扁管130相接合处设置有多个第一冷媒通道插孔111。参阅图1及图7至图8,该第二集液管120与该多个扁管130相接合处设置有多个喷水通道插孔122a和多个第二冷媒通道插孔122b。

参阅图1及图4至图9,于该实施例中,于每一扁管130的与所述第一集液管120连接的一端,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一端突出于所述喷水通道131的一端设置,以与设于所述第一集液管120的第一冷媒通道插孔111插接。每一扁管130的与所述第二集液管120连接的一端设有缺口133,所述缺口133位于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另一端与所述喷水通道131的另一端之间,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另一端与设于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第二冷媒通道插孔122b插接,所述喷水通道1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喷水通道插孔122a插接。该多个扁管130与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之间以及该翅片140与相应的扁管130之间也均通过钎焊固定。

并且进一步地,为增强多个扁管130与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之间的连接强度,再参阅图1,该多个扁管130最外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加强板151,该加强板1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相连接。该加强板151两端与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之间均通过钎焊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实心的加强板151能够加强换热器的结构强度,支撑和保护扁管130与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

参阅图1,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多个固定块152,该多个固定块152分别连接于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上。优选地,采用四个固定块152,分别固定在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的端部的位置。《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四固定块152以便于该微通道换热器的安装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固定块152的数量、安装位置和结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介绍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的基本构造:

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6和图9,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呈管状(通常为圆管状设置),该第一集液管110的两端分别设置集液管端盖161,该第二集水管120的两端均设有所述集液管端盖161和水管端盖162。该集液管端盖161具有可伸入相应第一集液管110或第二集液管120的冷媒腔120b内并与之相配合的集液管延伸部1611,该水管端盖162具有可伸入第二集液管120的水腔120a内并与之相配合的水管延伸部1621。《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实施例通过设置上述延伸部结构,以便于增加端盖与第一集液管110和第二集液管120的接触面,增加焊接面积,使密封效果更好,提升产品安全性,防止压力过高导致焊接处出现微漏。

于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所述第二集液管120呈竖向设置,所述多个扁管130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12,所述第一隔板112将所述第一集液管110的冷媒腔(未标号)上下分隔为多个第一分隔腔113,所述第二集液管120内设置有第二隔板123,所述第二隔板123将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冷媒腔120b上下分隔为多个第二分隔腔124,所述第一隔板112与所述第二隔板123在上下方向相互错开,以便于冷媒在冷媒通道132内形成迂回循环的回路,提升热交换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入口和所述冷媒出口设于所述第二集液管120上,其中,所述冷媒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上端,且与最上方的第二分隔腔124连通,所述冷媒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液管120的下端,且与最下方的第二分隔腔124连通。《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将冷媒入口设置第二集液管120最上方的第二分隔腔124,以便冷媒通过冷媒入口进入到该第二分隔腔124后能迅速均匀分流道各个冷媒通道132中。而最下方的第二分隔腔124中的大部分冷媒已经成为液态,在重力作用下,冷媒出口设计在该冷媒腔下部,有利于液态冷媒的迅速排出,降低一些冷媒流动阻力。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介绍所述扁管130的基本构造:

参阅图1至图3、及图10至图13,于该实施例中,该多个扁管130、第一集液管110、第二集液管120以及翅片140均采用铝质材料。采用铝质材料在保证具有较高可以降低成本,因为铝材延展性好,熔点低,铸造简单,因此能大量生产。

于该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扁管130上的喷水通道131和多个冷媒通道132,沿迎风侧向背风侧的方向,依次排布成至少一排(并且具体地,于该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扁管130上的喷水通道131和多个冷媒通道132排列成一排),所述喷水通道131靠近所述迎风侧,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靠近所述出风侧。

于该实施例中,每一扁管130的厚度在自迎风侧向背风侧的方向上,呈逐渐减小设置,即所述扁管130呈楔形设置。于每一扁管130中,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横截面积,在自迎风侧向背风侧的方向上,依次递减设置。该冷媒通道132的截面形状呈圆形(参阅图6)或多边形以及其他形状。当所述冷媒通道132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时,于每一扁管130中,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横截面积表现为管径,所述多个冷媒通道132的管径,在自迎风侧向背风侧的方向上,依次递减设置。

因为翅片140对风速的阻力作用,以及散热气流与翅片140热量之间的交换吸收作用,会造成微通道散热器的迎风侧比背风侧,风速更高,相对温差更大,散热效果更好,且这种变化大致呈线性变化。所以,《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将扁管130上的多个冷媒通道132的横截面积(例如孔径)设置成,由迎风侧往出风侧逐渐递减,优选地呈线性递减,能够充分利用了该微通道换热器的迎风侧比背风侧风速更高,相对温差大的规律,提升换热效率,并使得换热器迎风侧和背风侧的温度相对平衡。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冷媒通道132的横截面积(例如孔径)也可以是根据换热规律,非线性地递减。

优选地,所述喷水孔130a在自所述喷水通道131内向外,向出风侧方向倾斜设置,也即向邻近的扁管130的冷媒通道132倾斜设置。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喷水孔130a自所述喷水通道131内向外,向出风侧方向倾斜设置,也即向邻近的扁管130的冷媒通道132倾斜设置,以便于喷水通道131喷出的水能以最佳的角度喷射,使喷水能覆盖扁管130最大的面积,以便于高温下进行水冷散热,且提升了水的利用效率。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喷水孔130a的倾斜角度大小不限,具体根据水压和邻近的扁管130的宽度,以及该相邻的两扁管130之间的间距进行确定,以保证最佳的喷射角度,以能覆盖邻近的扁管130最大的面积为准。

于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集液管110和所述第二集液管120呈竖向设置,所述多个扁管130呈横向延伸设置,所述喷水孔130a设于每一扁管130的底部,喷水孔130a的出口可以向下方喷水,每一扁管130的底面水平设置,每一扁管130的顶面在自迎风侧向背风侧的方向上,呈向下倾斜设置。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底面水平,顶面倾斜底面,以便于喷水通道131喷出的水能够沿着顶面往下流动,尽可能流过扁管130顶面较大的面积,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图15为《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空调器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部分的框架示意图

参阅图15,该空调器包括微通道换热器100(具体参阅图1)、温度传感器101、电磁阀102以及控制器103,该微通道换热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该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01邻近所述冷媒出口设置,用以检测所述微通道换热器100的冷媒出口处的冷媒温度。所述电磁阀102设于所述入水口与水源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控制器103与所述电磁阀102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101电性连接,用以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100的冷媒出口处的冷媒温度大于安全温度时,控制所述电磁阀102导通。其中所述水源有一定压力的水源,例如自来水,或者室内机冷凝器结合储水箱、微型水泵也可以实现,用水量少,所述安全温度视具体情况设定。

例如所述安全温度为40°,当温度传感器101感应到的温度值大于40°并持续1分钟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其他安全温度值),该电磁阀102受控制器103控制通电开启,反之(感应温度持续1分钟低于40℃),该电磁阀102断电闭合。另外控制电路板可以增加快速制冷程序,当需要实现快速制冷时,用户按快速制冷按键,电磁阀与压缩机同时工作,设定电磁阀工作2分钟后断电关闭,压缩机依然正常运行,可以实现快速制冷。

《微通道换热器及其空调器》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电磁阀102、控制器103以及在邻近所述冷媒出口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01,能够实行智能化的温控保护,增强该空调器的复合式散热功能,提升散热效率,有效保证该空调器在高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而不会频繁停机。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