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枇杷树育苗

2022/07/13282 作者:佚名
导读:枇杷树种子的采集 为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在枇杷苗繁殖中, 采种时应采集品种纯正、无病虫害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在丰产、稳产、品种优良的母株中选择优良母本树采种。一般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株种子充实饱满, 其苗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 生长健壮, 发育良好。在生产上, 以果实由绿色变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肉由硬变软、种子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而有光泽等特征来鉴定种子是否成熟, 在合适时机采收。选择果实时

枇杷树种子的采集

为保持原品种的优良性状, 在枇杷苗繁殖中, 采种时应采集品种纯正、无病虫害并充分成熟的种子。在丰产、稳产、品种优良的母株中选择优良母本树采种。一般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株种子充实饱满, 其苗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强, 生长健壮, 发育良好。在生产上, 以果实由绿色变为该品种固有的色泽、果肉由硬变软、种子充实饱满、种皮色泽加深而有光泽等特征来鉴定种子是否成熟, 在合适时机采收。选择果实时期, 应该选择果形端正、品质好、不易裂果、不易日灼和冻害的肥大果实。等待这些果实充分成熟后采下取种。采种可以与枇杷果肉的加工相结合, 以免浪费。

枇杷树种子处理和播种

每年5-6月枇杷果实陆续成熟, 分批采摘成熟的果实取出种子, 随采随播于田地疏松土壤或播种盆内, 盆播时, 其种子较大, 可用点播法, 用500倍多菌灵液处理种子并喷洒苗床, 株距3-5厘米, 遮阴或置于散射光处, 每日淋水1-2次, 保持土壤湿润。田地播种一般畦宽1-1.5m, 将畦面做成龟背形, 以利于排水。畦面每隔20~30 cm开1条播种沟, 沟深2 cm, 沟内每隔3-5cm播1粒种子。播后不要覆土。播后盖草并浇透水, 每日淋水1-2次, 保持土壤湿润。注意保湿, 减少阳光直射, 以利于提高出苗率。8-9月份种子陆续发芽继续保持土壤湿润, 加强水分管理, 发芽期子叶变绿, 起着叶片的作用, 需要逐步增加光照。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播种时, 由于枇杷种子子叶较大, 而且属于子叶出土形, 所以覆土不宜厚。覆土厚度对发芽率有特别大的影响, 出苗率较低, 一直困扰着育苗工作。试验中仔细观察发现, 枇杷种子发芽时胚轴较细而且短, 后来, 采用将种子播于疏松的土壤表面, 不覆土, 光照、水分管理如前, 出苗率竟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枇杷幼苗忌积水和通气性不良的土壤, 苗圃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等、土质较疏松、没有育过枇杷苗的平地或缓坡地。播种前15天, 宜施用大量腐熟的厩肥或土杂肥, 深翻作畦。

因枇杷苗期喜半阴、怕直射阳光, 故苗圃地可选在半阴的果树行间、树林旁。

枇杷树分栽苗木

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 小枇杷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 小苗拥挤在一起光照不足, 须要进行第一次分栽苗, 株距20-30厘米, 也可种植于直径15-20厘米的营养钵内 (方便第二年定植省去了起苗环节) 。第二年末, 第三年初进行第二次分栽, 株行距1-2米。分栽时注意将主根过长根短剪, 以促发侧根, 经过两次剪根分栽, 侧根发达, 利于以后提高栽植成活率。

枇杷树枇杷育苗主干培养

枇杷树做行道树应用, 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 才能满足园林绿化的要求, 这就要对小苗进行主干的培养, 使其达到一定的高度。一般小苗三年后开始侧枝生长, 此时小苗主干直径有2-3厘米, 要及时抹去侧芽, 保持顶端生长优势, 抹芽时面对苗木, 一只手握主干, 另一只手捏住侧芽基部轻轻晃动, 即可去除侧芽, 操作中注意不要将主干树皮扯掉, 否则主干会留下疤痕, 影响美观而且主干抗风能力降低。3-4年后主干高度可达到2.5-3米, 根据要求确定苗木高度, 培养树冠, 也可以继续增高主干的培养。

枇杷树扩大树冠

4-5年后, 保留侧芽即可扩大树冠, 但是枇杷苗在进行过主干培养后, 侧芽会集中生长, 任其自然侧枝会有扎堆轮生的样子, 既侧枝间距过小, 不利于以后树木的生长, 因此扩冠时, 要注意侧枝的疏密, 抹去多余的侧芽。第一轮留3-4个侧芽, 芽距10-20厘米, 间隔50-80厘米留第二轮, 伞形树冠基本成型。

枇杷树育苗注意事项

播种时用500倍多菌灵液处理种子并喷洒苗床, 后期淋水时可用500-600倍多菌灵液喷洒几次;小苗期注意浇水, 缺水会导致叶片干黄, 轻则影响苗木生长速度, 严重的会致苗木死亡。小苗出土前, 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不要过干过湿, 待出苗后揭去覆草。由于枇杷幼苗喜荫, 遇强烈日光叶片易灼伤。因此, 播后出苗前, 就要用遮阳网搭好荫棚, 荫棚高50-60厘米。齐苗后, 及时疏去弱苗、过密苗、病苗, 按株距大小留一壮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 可用稀薄人粪尿或复合肥每隔半月浇施一次, 并及时清除杂草。同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