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主动配电网规划背景

2022/07/15123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严重威肋、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发展援助研究协会数据,在过去10年间,气候变化每年平均造成超过1.2万亿美元经济损失,约占全球GDP的1.6 %。到2030年,该比例预计达到3.2%。在诸多因素中,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为应对上述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技术创新、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变暖及极端天气事件日益频发,严重威肋、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际发展援助研究协会数据,在过去10年间,气候变化每年平均造成超过1.2万亿美元经济损失,约占全球GDP的1.6 %。到2030年,该比例预计达到3.2%。在诸多因素中,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为应对上述挑战,英国政府于2003年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倡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供应多样性,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以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理想目标。构建低碳经济模式,推进“经济一能源一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此后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我国在2009年明确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15%,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低碳发展战略目标,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制订了“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阶段性任务。

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电源结构使得电力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部门。据权威统计,2012年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量达到3.85亿t,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50%,且近年来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因此,推动电力工业低碳化成为我国实现上述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目标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要形成稳定的低碳电能供应机制,其关键在于对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对此,当前主要存在两种基本思路:一是大力发展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跨区输电线路(如特高压输电)以实现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二是从配用电环节入手,建立协调关联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Distributed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DREG)、配电网络与终端用电的集成供电系统,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消纳与利用。较之前者,分布式配用电系统具有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运行灵活的优点,且抗风险能力更强,因此近些年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

在传统配电网中,电力潮流一般由上端变电站单一流向负荷节点,其运行方式和规划准则相对简单。然而,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DER)的规模化接入与应用将对系统潮流分布、电压水平、短路容量等原有电气特性造成显著影响。而传统配电网在设计阶段并未考虑上述因素,因此难以满足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与高效利用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外学者在2008年国际大电网会议首次提出了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的概念,旨在解决配电侧兼容大规模间歇式可再生能源,提升绿色能源利用率以及一次能源结构等问题。

与主要关注用户侧的微电网(Micro-Grid, MG)不同,主动配电网主要而向由电力企业管理的公共配电网。它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兼容电网、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及需求侧管理等多类型技术的全新开放式配电系统体系结构。主动配电网的技术理念将系统运行中的信息价值及电网一用户之间的互动能力提升至一个新高度,强调在整个配电网层而内借助主动网络管理(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ANM实现对各类可再生能源的主动消纳及多级协调利用,最终促进电能低碳化转变及电网资产利用效率的全方位提高。

相比管制背景下的传统配电网,主动配电网无论在技术特性上,或是而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方而,均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而我国电力工业低碳化发展的要求又为主动配电网的应用实施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主动配电网应该发挥何种作用以支撑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对此,又需要采用怎样的科学规划方法才能确保企业投资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的相协调,这是当前急待回答的重要命题。因此,研究与低碳经济相适应的ADN规划方法与发展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战略和现实意义。

首先阐述了主动配电网的技术特点及其低碳潜力的实现途径;通过与传统配电网及微电网规划进行对比,进一步提出了主动配电网规划一般性框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5方面值得研究的关键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中的科学难点;最后,针对相关领域,给出了未来研究工作展望及建议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