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成都无缝钢管厂志
图片
成都无缝钢管厂位置图
总厂生产区平面图
金堂分厂生产区平面图
成都无缝钢管厂全景
建厂四顾
厂内一角
指挥和管理中心——经厂办公楼
三号厂门
一九六五年三月三十一日朱德委员长和董必武副主席来厂视察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李先念主席视察成都无缝钢管厂时与厂领导、老红军、劳动模范、工作人员合影
李先念主席舆致勃勃地察看厂金牌产品。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四日康世恩副经理到金堂分厂视察。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团中央第一书记王兆国来厂与厂领导交谈。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国家经委主任吕东在顾全池副省长陪同下到炼钢车间视察。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李东治部长、李非平副部长到厂视察。
一九八三年八月六日戚元靖副部长(现任部长)来厂了解我厂自己首次组装的微机使用情况。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周传典副部长在厂察看火箭炮导向管。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五日鲁大东省长、省市有关领导与厂领导、工作人员合影。
一九八三年顾金池副省长到一三三车间进行春节慰问。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二日省委书记杨汝岱、市委书记吴希海到厂检杏一工作。
一九八三年蒋民宽省长到厂进行春节慰问。
一九八五年五月胡懋洲市长观看厂首届职工花展。
一九八五年五月厂历任领导审查《厂志》时聚会合影
歴任厂领导回厂期间察看产品
歴任厂领导加厂基间到三一八轧管车间察看电子计算机使用情况
厂党代会会场
厂职代会会场
平炉出钢
平炉车间两机四流连铸机在生产
三一八轧管车间318毫米周期式轧管机正在轧制钢管
二一六轧管车间生产情景
一三三车间顶管机在生产
热扩管车间拥有国内唯一的大口径扩管机在生产
铜管加工车间引进的石油管车丝机
金堂分厂远眺
金堂分厂的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管冷轧机
金党分厂Φ100毫米穿孔机
引进的微处理机用于加热炉控制既节能又提高钢管质量
电子计算机不但进行辅助设计,面且应用于企业管理
图像义
X萤光分析义
扫描电子显微镜
新建的环保楼
厂区园林
厂区路花香篱绿
四间旁花木葱笼
煤气站春意盎然
纱化带郁郁葱葱
荣获一九八五年国家二等发明奖的CSL型重载橡胶弹性安全联轴器
荣获一九八三年国家三等发明奖的连续翻钢机
出口美国的特发钢管
“精环牌航空用合金结构负厚壁无缝管”一九八四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牌奖
“精环牌航空用合金结构负厚壁无缝管”一九八四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精环牌船用无缝钢管」一九八五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牌奖。
新产品开发策获两项金龙奖
按API一标准生产的石油钻杆填补了图家空白
荣誉集锦
证书
即将竣工的职工教学楼
职工大学学员在课堂上认真学习
厂子弟中学校园一瞥。
厂子弟小学学生在做课间操。
幼苗茁壮
厂幼儿园的小朋友为外宾作画
职工俱乐部
职工宿舍一角
职工食堂食品展销
文化生活
职工医院住院楼
从国外引进的SL-ⅡB型超声诊断仪
外科手术
领导题词
国家主度李先念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来厂视察时签名留念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昌东题词
原治金工业部部长李东治题词
四川省省长蒋民宽题词
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杨超题词
四川省副省长顾金池题词
中共成都市委记吴希海题词
四川省治金工业厅厅长刘杰题词
原四川省治多工业厅副厅长洪坚题词
序
目录
第一编概 述
第一章基本情况
第二章建厂及生产发展经过
第一节筹建时期
第二节基本建设时期
第三节全面投产和生产发展时期
第二编建制沿革
第一章体制演变
第一节厂名变更
第二节隶属关系
第二章建制演变
第一节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沿革
第二节党群组织的建制沿革
第三章领导变动
第一节领导体制
第二节历届党委会
第三节历任厂长(主任)
第四节厂领导任期及职务变化情况
第三编基本建设
第一章建设前期工作
第一节建厂方案和设计规模的演变
第二节厂址选择
第三节建厂基本条件
第四节开工前的准备
第二章工厂建设
第一节建设初期(1958—1961)
第二节停建缓建时期(1962—1964)
第三节恢复建设时期(1965—1966)
第四节“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第五节整顿改革 配套扩建(1977—1983)
第三章职工住房及福利设施建设
第四章基建管理及设计和施工力量的成长
第一节基建管理体制沿革
第二节自营建筑工程公司
第四编生 产
第一章工厂组成及生产发展
第一节工厂组成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二章平炉炼钢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技术革新
第三章电炉炼钢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四章整锭车间
第五章三一八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增加品种 扩大规格
第四节技术革新和改造
第六章二一六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设备改造
第七章一三三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品种规格
第四节革新改造
第八章热扩管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九章钢管加工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实现技术更新 生产高标准石油用管
第十章金堂分厂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增加品种 扩大规格
第四节技术革新
第五节运输
第十一章成品库
第十二章运输部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运输生产
第三节运输管理
第四节革新成果
第十三章废金属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废钢的供应管理
第十四章焙烧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发展
第三节车间扩散后的焙烧厂
第十五章机修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
第三节机修建设
第四节机修生产
第五节机修管理
第六节新产品试制
第七节轧管工具的质量攻关
第八节技术革新
第十六章动力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
第三节动力生产建设
第四节动力管理
第五节技术革新
第十七章检修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
第三节设备检修
第四节技术改造工程的设备安装
第五节检修管理
第六节技术革新
第十八章计控室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
第三节技术改造工程的计控建设
第四节计控管理
第十九章自动化车间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
第三节电修建设
第四节电修生产
第五节电修管理
第六节电修技术革新
第七节自动化研究成果
第五编科研技术
第一章技术管理体制沿革
第二章产品结构与生产工艺
第一节钢管产品结构
第二节钢管产品品种规格
第三节钢和钢管的工艺流程
第三章科研与新产品试制
第四章重大科研与新产品试制成果
第一节“以渣代锻”工艺研究
第二节我国第一台CWLF—1型拨轮式连续自动翻钢机的诞生
第三节周期式轧管机重载大型CSL—2型橡胶弹性联轴器研制成功
第四节大口径不锈钢管的试制
第五节热轧906高强度奥氏体不锈管的研制
第六节122毫米火箭炮用定向螺旋管的研制
第七节D6AC(D6AE)超高强度宇航用管的试制
第八节航空结构厚壁钢管
第九节抗氢、氮、氨腐蚀中置式锅炉用管的试制
第十节WS—6鼓筒轴管
第十一节LG—200冷轧机轧槽块的工艺研究
第五章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
第一节双革管理机构的演变
第二节重大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章重大技术更新改造
第一节金堂分厂Ф100毫米穿孔机组的建成
第二节平炉车间弧形连铸机的建成
第三节三一八车间定径机组的改造
第四节二一六车间轧机喂料器及定径机的更新改造
第七章争创优质产品活动
第一节优质产品的管理工作
第二节创优标准化工作
第三节技术攻关工作
第四节历年优质产品成果和重点优质产品
第八章理化检验
第一节理化检验组织机构沿革
第二节分析检测手段的建立与发展
第九章科技情报和科技档案工作
第一节科技情报工作
第二节科技档案工作
第十章学术活动
第一节钢管厂科学技术协会
第二节钢管厂科协历年学术活动
第六编企业管理
第一章计划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计划工作
第三节长远发展规划
第四节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第五节统计工作
第六节内部经济责任制
第二章生产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生产作业计划和生产调度工作
第三节电传工作
第三章质量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产品质量
第三节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
第四章全面质量管理
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及其成果
第五章设备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设备检修管理
第三节设备维护管理
第四节固定资产管理
第五节设备事故管理
第六节设备供应管理
第七节工具备件及机修生产管理
第六章能源管理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能源管理工作
第三节节能技术措施及其经济效益
第七章安全管理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安全管理
第三节环境保护
第八章劳动工资管理
第一节管理机构
第二节劳动管理制度
第三节劳动组织与定员定额
第四节劳动管理
第五节工资管理
第六节劳动生产率
第九章财务管理
第一节管理体制
第二节资金管理
第三节成本管理
第四节利润管理
第五节管理制度及其他
第十章物资管理
第一节管理体制
第二节物资供应计划管理
第三节仓库管理
第四节物资节约与回收利用
第五节物资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销售管理
第七编教 育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基本任务
第二节发展历程
第三节成效
第二章职工教育培训
第三章学校教育
第一节职工大学
第二节职工学校
第三节技工学校
第四节职工子弟中学
第五节职工子弟小学
第六节金堂分厂职工子弟学校
第八编党群工作
第一章党委主要工作
第一节第一届党代会之前(1958.4—1959.6)
第二节第一届党代会期间(1959.6—1964.2)
第三节第二届党代会期间(1964.2—1973.4)
第四节第三届党代会期间(1973.4—1978.10)
第五节第四届党代会期间(1978.11—1983.12)
第二章组织工作
第一节轮训党员
第二节整党
第三节创先争优活动
第四节改善党的领导
第五节历年党员和党组织状况
第三章干部管理工作
第一节干部队伍建设
第二节领导班子建设
第三节专业技术干部管理和技术职称晋升
第四节部队转业干部的安置
第五节干部离休和退休
第六节干部档案管理
第七节侨务工作
第四章宣传工作
第一节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第二节干部理论学习
第三节工人政治教育
第四节经常性的宣传教育
第五节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第六节宣传部门的建设
第五章纪律检查工作
第一节党纪教育
第二节案件的检查处理
第三节落实党的政策
第六章保卫工作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生产保卫和治安管理
第三节户口管理
第四节消防工作
第五节民事调解
第七章武装工作
第一节民兵整组
第二节民兵教育
第三节预备役登记和换证工作
第四节征兵选飞
第五节民兵训练
第六节人防工程
第八章党校
第一节轮训干部
第二节校园建设
第九章工会工作
第一节组织职工参加企业管理
第二节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第三节宣传教育
第四节文娱体育工作
第五节劳动保险和生活福利
第六节女工和家属工作
第十章共青团工作
第一节历次团代会
第二节团员教育
第三节整团
第四节竞赛活动
第五节建设精神文明
第六节文体活动
第十一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上山下乡情况
第三节带队干部
第九编生活福利
第一章职工住房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职工生活区的形成
第三节职工生活区的管理
第四节住房的分配与管理
第二章职工食堂与粮食管理
第一节职工食堂
第二节粮食管理
第三章行政工作
第一节建制沿革
第二节总务管理
第三节招待所工作
第四节印刷所工作
第四章生活福利设施的维修
第五章行政财务管理
第一节管理范围
第二节管理办法
第六章绿化环卫管理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绿化管理
第三节清洁管理
第七章幼儿园工作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幼儿园的创办及发展
第三节托幼管理
第八章职工医院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建制沿革及医疗队伍的壮大
第三节医疗卫生管理
第四节医疗技术的发展
第九章卫生工作
第一节建制沿革
第二节防疫卫生
第三节职业病防治
第四节计划生育
第五节妇幼保健
第十章劳动服务公司
第一节概况
第二节劳动服务公司的前期组织
第三节“五·七”的组建与发展
第四节经济效益
第十一章杂记
第十编大事记
大事记
附:厂史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编辑工作人员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