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渡槽沿革

2022/07/15111 作者:佚名
导读: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公元前700余年,亚美尼亚已有渡槽。公元前703年,亚述国一西拿基立下令建一条483公里长的渡槽引水到国都尼尼微。渡槽建在石墙上,跨越泽温的山谷。石墙宽21米,高9米,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渡槽下有5个小桥拱,让溪水流过。 古希腊的许多城市建有良好的渡槽,但古罗马人最为认真,把供水系统看作是公共卫生设施的重要部分。罗马第一条供水渡槽是建于公元前312年的阿庇

世界上最早的渡槽诞生于中东和西亚地区。公元前700余年,亚美尼亚已有渡槽。公元前703年,亚述国一西拿基立下令建一条483公里长的渡槽引水到国都尼尼微。渡槽建在石墙上,跨越泽温的山谷。石墙宽21米,高9米,共用了200多万块石头。渡槽下有5个小桥拱,让溪水流过。

古希腊的许多城市建有良好的渡槽,但古罗马人最为认真,把供水系统看作是公共卫生设施的重要部分。罗马第一条供水渡槽是建于公元前312年的阿庇渡槽;第十条也是最后一条则是公元226年建成的阿历山大渡槽;最长最壮观的是建于公元前114年的马西亚渡槽,虽然水源离罗马仅37公里,但渡槽本身长达92公里。这是因为渡槽要保持一定坡度,依地形蜿蜒曲折地修建。

中国修建渡槽也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人们凿木为槽,引水跨越河谷、洼地。据记载,西汉时修渠所建渡槽称为“飞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所建渡槽多采用木、砌石及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槽身过水断面多为矩形,支撑结构多为重力式槽墩,跨度和流量一般不大,施工方法多为现场浇筑。20世纪60年代以后,施工方法向预制装配化发展。各种类型的排架结构、空心墩、钢筋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及预应力混凝土渡槽相继出现。随着大型灌区工程的发展,又促使采用各种拱式与梁式结构渡槽以适应大流量、大跨度、便于预制吊装等要求,并且开始应用跨越能力大的斜拉结构形式。

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大量地使用着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二十世纪中期的中国,由于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水利设施,就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各地开始大规模兴建,它见证了近代中国农业、水利发展的起承转合。

南水北调工程中,40余座引水跨越山谷和江河的渡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引水渡槽。日前,由武汉大学王长德教授带头的该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成功解决了在我国建设世界最大渡槽的技术难关。

渡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690年,在今苏联的戈梅利河向特比图河引水,曾架设一座拱形渡槽,长274.3m、高9.1m,并用砂浆勾缝防渗。公元前19年在今法国境内修建了蓬迪加尔渡槽。该渡槽长274m、高49m,为块石干砌拱形结构。中国最古老的渡槽,距今已有2000余年。早期修建的渡槽多为木石结构。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钢筋混凝土渡槽。60年代以后,随着大型灌区工程的发展,各种轻型结构渡槽、大跨度拱式渡槽被广泛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法也得到推广。结构形式优选理论、新型材料、电子计算机技术及先进施工技术等已开始应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