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水黄皮繁殖方法

2022/07/1587 作者:佚名
导读:水黄皮播种 采种:水黄皮每年4-6月第一次开花,当年8-10月果实成熟,10-11月第二次开花,果实翌年4-5月成熟,第一次开花量较第二次开花多。当荚果由绿色变为褐色时成熟,可树上采摘或在林下收集,果实经晾晒脱荚,收集种子,育苗应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无畸形的种子。种子在低温、荫凉和较为干燥的条件下可贮存1年左右。据韩静等人的研究,水黄皮种子发芽临界含水率在14.05-47.19%最为适宜,发芽

水黄皮播种

采种:水黄皮每年4-6月第一次开花,当年8-10月果实成熟,10-11月第二次开花,果实翌年4-5月成熟,第一次开花量较第二次开花多。当荚果由绿色变为褐色时成熟,可树上采摘或在林下收集,果实经晾晒脱荚,收集种子,育苗应选用籽粒饱满、没有残缺或无畸形的种子。种子在低温、荫凉和较为干燥的条件下可贮存1年左右。据韩静等人的研究,水黄皮种子发芽临界含水率在14.05-47.19%最为适宜,发芽率达到83.33-96.67%。因此,种子贮存环境应低于14.05%的含水率。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和催芽,由于水黄皮种皮较厚,种子消毒可用60℃左右的热水浸种10分钟,也可用1%高锰酸钾或1%硫酸铜或福尔马林100倍液等浸泡种子进行消毒。消毒后用40℃左右的温热水把种子浸泡12-24小时,待种子软化膨胀即可播种。水黄皮的种皮较厚,去掉种皮有利于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据韩静等人的对比研究,去皮沙播的水黄皮种子发芽率93%,未去皮沙播的发芽率为35%,去皮泥沙播的发芽率93.5%,未去皮泥沙播的发芽率为74%。因此,采用去皮泥沙播的方法发芽率和发芽势最佳,生产上应予推广。

培养基质:可用福尔马林、硫酸铜、石灰或代森锌等消毒剂进行土壤消毒,包括苗床和容器袋的营养土都应进行消毒。尽管水黄皮对土壤的适应性广,常规育苗的培养基配方均可用,但培养基质的不同配方,对水黄皮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根据刘滨尔等人的研究,水黄皮培养基质采用黄心土:沙子:基肥按100:100:0.5的配方培育效果最佳,优于黄心土 沙 复合肥以及黄心土 沙 火烧土的配方。此外,从水黄皮树下挖取部分含根瘤菌的土壤,添加到培养基质中,可加快根瘤菌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水黄皮苗木的生长发育。

播种方法:播种最佳播种季节为早春的3-4月,秋播也可。可先将催芽后的种子播种在苗床,等幼苗长到一定高度后再移植到容器袋中,也可直接将催芽后种子播在容器袋中。播种后要覆盖细土,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7天内种子就开始萌芽,10天发芽率达到97%。水黄皮从播种到苗木出土需要24-35天,幼苗形成约需30-48天。秋冬季气温较低时,采用塑料温棚培育,有利于保温和保湿,春季气温回升后,可撤去塑料膜,改为露天培育。播种后定期浇水,用稻草或遮阴网遮盖苗床保湿,湿度保持在85%以上,待苗木出齐后去掉遮盖。水黄皮对水分的适应性强,苗圃地长期保持湿润,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偶尔灌水也没问题,注意圃地不要缺水干旱,苗木出齐后定期施用较低浓度的农家肥,促进苗木生长。注意常用多菌灵等杀菌药物灭菌,确保苗木不得病、健康生长。

水黄皮扦插

在早春气温回升后,选取上年度的健壮枝条作插穗。每段插穗通常保留3-4个节,用浓度50-100毫克/千克的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泡2-6小时,将穗条插在消毒后的基质中,遮盖遮阳网,保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75-85%。间隔5-7天施用多菌灵等杀菌药物喷洒,2-3周开始长芽,5-6周后生根,水黄皮的扦插成活率高,90%以上的枝条都会生根发芽。以后可逐步移去遮阳网。待根系和芽发育完善后,可直接移植到苗床或容器中培育容器苗。水、肥、草按常规管理。

水黄皮根蘖

水黄皮的萌芽能力极强,其根部的伤口和断根残段,均会萌芽。根蘖育苗是采用人工断根,促使水黄皮根部分蘖、萌芽,对新长出的分蘖萌芽条采用分株法切割,将切割出的萌芽株移栽于苗床或容器中来培育新苗。也按常规方法进行水、肥、草管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