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电容式传声器结构介绍

2022/07/1578 作者:佚名
导读:电容式传声器是—种依靠电容量变化而起换能作用的传声器,也是运用最广、性能较好的传声器之一。 电容式传声器主要由极头、前置放大器、极化电源和电缆等部分组成。 电容式传声器的极头实际上是一只电容器。只不过是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其中一个固定,另一个可动而已,通常两电极相隔很近(—船只有几十微米)。可动电极实际上是—片极薄的振膜(约25~30μm)。固定电极是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极板,板上开孔或挖,控制孔或槽

电容式传声器是—种依靠电容量变化而起换能作用的传声器,也是运用最广、性能较好的传声器之一。

电容式传声器主要由极头、前置放大器、极化电源和电缆等部分组成。

电容式传声器的极头实际上是一只电容器。只不过是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其中一个固定,另一个可动而已,通常两电极相隔很近(—船只有几十微米)。可动电极实际上是—片极薄的振膜(约25~30μm)。固定电极是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极板,板上开孔或挖,控制孔或槽的开口大小以及极板与振膜的间距,以改变共振时的阻尼而获得均匀的频率响应。

振膜要求比强度值较高,—般采用金屑化的塑料膜或金属膜。

在高聚物薄膜中,以聚酯膜的比强度为最高,金属化后常用作高保真广播电容传声器。金属膜的比强度则以钛膜和钛合金膜为最高.其次为镍膜及镍合金膜、铝合金膜、不锈钢膜等。钛合金膜因加工极其困难,所以只用在极少量的高级标准电容传声器上;而镍膜及镍合金膜由于工艺性好,可以电镀制膜,稳定性也极好,所以常用在测量电容传声器上。

电容式传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振膜在声波作用下产生振动而引起电容量变化时,电路中电流也随之相应变化.这时负载电阻上就有相应的电压输出,从而完成了声电转换。

极头串接到直流极化电源和负载电阻的电路中。由于电容量发生变化时,充电电荷来不及释放或继续充入,所以电压的变化与电容量的变化是成反比的。

由于电容式传声器的电容小(约50~100μF),负载电阻大(约10~15MΩ),所以其极头都需要连接一个阻抗变换用的前置放大器,将高阻抗转换为低阻抗。前置放大器早期多采用小型电子管阴极输出器,都已改用中频段具有极低内部噪声电压的场效应晶体管射随器,也有采用固体电路的。

极化电源有两组供电,—组供给预放大器,—组供给极头振膜的极化电压。极化电压一般为150~200V,采用外接电源时,一般为28V。极化电源部分,有时还附有低频指向特性换能器。

电容式传声器的供电方法,广泛采用的有幻路供电和平行供电两种。幻路供电的主要优点是信号输出线和电源线合用,使电容传声器的多芯电缆减少为二芯屏蔽线,但这种方法的前置放大器必须是对称输入,否则无法工作。幻路供电一般有变压器中心抽头法和电阻模拟中心抽头法两种类型;平行供电又称A—B供电,其最大特点是省去了输出变压器,它和幻路供电一样,信号输出线和电源线共用,使电容式传声器的电缆只需二芯屏蔽线,常用的平行供电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输出电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