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

2022/07/15180 作者:佚名
导读:1956年,建筑工程部建筑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地基基础研究所前身)成立。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解决西北地区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地基基础研究室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试验,将我国黄土划分为自重湿陷与非自重湿陷两大类,并首次提出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处理,为我国黄土地区的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 20世纪60年代,针对我国沿海软土地基房屋变形问题,地基基础研究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

1956年,建筑工程部建筑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室(地基基础研究所前身)成立。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为解决西北地区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地基问题,地基基础研究室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试验,将我国黄土划分为自重湿陷与非自重湿陷两大类,并首次提出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和处理,为我国黄土地区的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

20世纪60年代,针对我国沿海软土地基房屋变形问题,地基基础研究室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并结合沿海软土的高结构性和压缩性特点,提出控制地基压力和建筑物长、高比等措施,减小地基差异沉降,合理利用天然地基,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

20世纪70年代,地基基础研究所总结建国以来地基基础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工作经验,编制了我国第一本《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74版),结束了我国地基基础设计使用外国规范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地基基础领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基本建设做出了显著贡献,为工程项目节约了大量资金。编制了膨胀土处理的相关技术规范,研究开发了加固地基的振冲法、强夯法。研制了潜水钻机、长螺旋钻机等五种成孔设备及相应的成桩工艺,成功开发了锤击贯入试桩法。编制了《高层建筑箱型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使我国高层建筑箱基设计计算趋于简化、合理,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

20世纪80年代,针对改革开放后涌现的新的建筑技术和计算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地基基础研究所编制了与地基基础领域新技术相适应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9版)。提出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地基稳定性的验算方法。编制了《地基基础技术规程》,开发了桩土复合地基技术,包括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技术。成功开发了沉渣检测仪,FEI系列高低应变动测系统,把桩基的设计、施工、检测系列配套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0世纪90年代,地基基础研究所编制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查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加固技术规范》、《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型基础技术规范》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地基基础研究所的CFG桩复合地基技术被列为国家级全国重点推广项目,获得了国家级工法,夯实水泥土桩技术被列为建设部重点推广项目。与此同时,地基基础研究所成功开发了国家级工法泥浆护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和施工工法,该技术可提高单桩承载力30%~120%,并可结合进行桩身完整性超声检测。

2000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体制改革战略部署,根据科学技术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建设部等11个部门(单位)所属134个科研机构转制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2000年10月1日起,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成为中央直属的科技型企业。改企转制对地基基础研究所来讲,既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难得机遇,地基基础研究所初步具备科技体制改革的条件。

2002年4月,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控股,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所为主体的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从此,建研地基以更强的活力和更高的自主性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在加入WTO的大浪潮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企业价值。同时公司在8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对过去13年地基基础领域科技发展的总结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调查研究,编制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02版)。在其它相关技术规范的编制上,建研地基基础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发挥其科研优势,编制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02版)、《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2013年,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签合同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连续3年新签合同额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和北京地区岩土工程行业的龙头和标兵企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