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EIS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在乳腺癌、甲状腺癌、淋巴结、皮肤癌等方面,其中乳腺EIS技术研究最为深入。
基于EIS技术进行乳腺癌检测研究的国内外研究小组主要有以色列的Transscan研究小组,韩国Kyung Hee大学研究小组,国内第四军医大学电阻抗成像研究小组。
以色列的Transscan公司的TS2000乳腺检测设备于1999年获美国FDA的PMA(pre-Market Approval,PMA),被批准为可以辅助X线钼靶进行乳腺检测的设备,是迄今唯一获FDA认证的电阻抗乳腺检测设备。2005年前后该公司又研制了第二代EIS乳腺检测仪——TS2000ED,该设备进一步拓宽了检测频带,并使用了数据后处理算法(P-algorithm),该算法可以提示检测结果是否为可疑区域,可获取更丰富的检测信息。TS2000系列设备已经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实验。
韩国Kyung Hee大学的研究小组,Oh TI等人在2007年建立了多频TAS(multi-frequency trans-admittance scanner)系统。该硬件系统激励源可输出的频率范围为10Hz~500kHz。系统采用的检测电极为320个电极单元组成的圆形电极阵列,其有效接触面积为3318.3mm,激励电极采用手握式金属柱。该小组于2013年有设计了类似乳腺钼靶检测方式的夹板式EIS检测设备,检测时乳房置于平板激励电极和检查电极之间,平板式检测电极阵列采用的电极单元数为60×60。目前设备仅在物理模型上进行了实验研究。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小组2004年成功研制出Angleplan-EIS1000型电阻抗成像检测仪,该设备设计了8×8、11×11两种规格的检测电极单元阵列,可以实现164种频率的测量。该小组于2010年研制了第二代实时动态乳腺EIS设备,该设备可实现25帧/s的检测速度,可有效减少操作依赖性,提高检测精度。
除了将EIS应用于乳腺癌的检查上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将其用于淋巴结、皮肤癌等检查,以及动物实验上。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Malich和Mentzel等在2001-2003年进行了炎症和恶性淋巴结的EIS研究,表明EIS可辅助超声探测恶性淋巴结,肯定了其对于分辨超声检查结果模糊的淋巴结疾病具有潜在的价值。
Facius等在2002年对腮腺和下颌下腺的超声可疑病变进行了EIS检查,表明EIS作为超声的辅助可以识别唾液腺的恶性病变。
Glichman等在2003年对人体可疑皮肤病变进行了EIS检查,表明EIS可作为分辨良性和恶性皮肤病变的客观的和非侵入性的工具。他们还对皮下注射人黑色素瘤菌株的裸鼠进行了EIS检查,结果发现随着裸鼠上肿瘤的生长,EIS的电导和电容也发生改变,说明EIS的电阻抗测量可以反映与恶性皮肤病变生长有关的形态学变化。
Malich等在2003年在白色新西兰兔的上腿肌肉中,植入1mm的VX2肿瘤细胞,然后分别用EIS和超声进行检查。结果表明VX2肿瘤可用EIS探测到,第一次被EIS探测到的平均肿瘤大小为52 mm,最小约为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