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在热箱实验中的热稳定性可以直接反映电池的安全性。通过锂离子电池的热模拟可以研究各种因素对电池热行为的影响。
图1给出了设定模拟的锂离子电池在423K热箱实验到达446K时的温度分布图。图2给出了不同热箱温度时锂离子电池温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于设定的锂离子电池在423K温度下,电池发生了自放热反应,但是由于电池和外界的热量传递,自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只是把电池温度升高,而不能应发电池的热失控反应;当热箱温度升到428K时,由于电池自放热速率的加快,是电池内部热量积累速率加快,电池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出现了电池的热失控。当热箱温度上升到433K时,电池的自放热速率加快,热累积速度也更快,电池的热失控也更快出现。
锂离子电池自放热反应产生的热量和速率由电池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而电池内部热量的积累状况还必须考虑电池和外界的热量传递,热交换的效率直接影响电池热量的积累。电池和外界的热交换系数对电池温度的影响。当热交换系数增大时,开始阶段外部热量向电池内部的传递加快,电池温度上升的速率增加,到达热箱温度所用的时间变短,但是电池自放热产生的热量也迅速地传递到外界,减少了电池内部热量的积累,抑制或减少了电池温度的升高,使电池更难进入热失控状态;反之,热交换系数减小时,电池和外界的热量传递变慢,开始阶段电池的温度上升速度变慢,达到热箱温度所需的时间变长,但是电池自放热产生的热量在电池内部积累速度变大,造成电池内部温度的加速上升,当热量的积累达到临界时,引发了电池的热失控反应。热交换系数越小,从到达热箱温度到电池热失控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电池的热交换系数与电池外壳的材质,外表面状态和外界空气的流动有关,周围空气流动速度越快,电池的热交换系数越大。因此大体积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组中需要散热装置提高各单体电池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
电池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效率还受到电池外壳热辐射的影响。热辐射传热速率和温度的四次幂呈线性关系,热辐射的引入会改变电池的温度。热辐射加快了电池与外界的热量传递,使电池到达热箱温度的时间变短,抑制了电池内部的热量积累。因此大体积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在设计时,需要对电池外壳进行加工处理,提高其热辐射系数。
电池和外界的热量交换是通过表面进行的,而电池自放热产生的总热量与电池的大小直接相关。一般来说,电池越大,表面积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圆柱电池时,比表面积/体积=2*(1/h 1/r)。式中:h指高度;r指半径。方形电池时,比表面积/体积=2*(1/a 1/b 1/c)。式中:a、b、c分别指长、宽、高],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越不容易扩散到外界环境。图5给出了不同大小的锂离子电池在423 K热箱条件下,电池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随着电池的变大,电池达到热箱温度所需时间增加,但是,由于电池内部放热量的增加,电池温度上升的幅度增大,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可能性增大。当热箱温度为423 K时,6层正极的模型电池几乎没有引起电池温度的上升;12层正极的模型电池出现的温度上升幅度为23 K;18层正极的模型电池则引发了热失控反应。因此,为电池安全性考虑,在电池设计时,需要根据所选定材料的热参数确定该类单体电池的最小比例,以及何时的电池形状。
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SOC)描述了电池储能量的多少,从热力学角度看,电池内部的储能越多,材料所处的能量状态越高,热稳定越差,达到稳定态过程所释放的能量也越多。可以看出电池在半电状态时,内部产热造成的电池温度升高幅度较小,引发热失控的可能性变小,电池的热稳定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