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河流域防洪工程
滁河流域位于江淮之间东部,系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肥东县丘陵山区,沿途流经合肥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和江苏省南京市,于江苏省六合区大河口汇入长江。
滁河干流全长269km,其中安徽省境内长197km,江苏省境内长116km(44公里河段为两省界河)。
滁河流域面积8015km,其中安徽省境内6250km,占78%。汇流面积:古河以上1621km;赤镇以上2510 km;襄河口闸以上3492 km;汊河集以上6104 km;大河口以上8015 km。
晋集闸以上为上游,晋集闸至汊河集闸为中游,汊河集闸以下为下游。
滁河流域总耕地面积458万亩,其中安徽省315万亩、江苏省143万亩。滁河晋集以下的圩区,直接受干堤保护的圩区总面积894.08 km,耕地80.66万亩,其中安徽省圩区483.5 km,耕地48.55万亩;江苏省圩区422.84 km,耕地32.11万亩。
滁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900~1040mm。滁河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当全流域普降暴雨时,洪水迅速汇集于只有约10%左右面积的圩区。1949年以来,已发生15次较大的洪水灾害,平均约4年出现一次。历史大水年序位排列拟定为1866、2008、2003、1991、1931、1912、1901、1969、1954等年。
滁河流域经过多年治理,目前已初步形成堤防、分洪道、蓄洪区、水库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工程体系。
滁河干流堤防总长340.97km,其中安徽境内157.29km,江苏境内183.68km。
滁河主要支流有8条,全部位于左岸,自上而下分别为安徽境内的小马厂河、大马厂河、襄河、清流河、来安河,江苏境内的沛河、皂河、八百河。
滁河右岸自上而下有驷马山、朱家山河、马汊河、岳子河、划子口河5条分洪道,可分泄干流洪水入长江。其中驷马山分洪道设计流量现状500 m/s、规划1000 m/s(下游乌江闸控制);朱家山河分洪道现状120 m/s,规划200 m/s(下游朱家山河闸控制);马汊河分洪道现状1018 m/s,实际840 m/s、规划1220 m/s;岳子河分洪道现状和规划200 m/s(下游岳子河口闸控制);划子口河分洪道现状和规划300 m/s(下游划子河口闸控制)。
自上而下5个蓄洪区,即荒草二圩、荒草三圩、蒿子圩(苏皖各1个)、汪波东荡。
流域内现有大中型水库23座,总库容10.12亿m,兴利库容5.83亿m,小型水库585座,兴利库容2.95亿m,塘坝约13.6万口,兴利库容4.29亿m。水库总控制面积1868.1km,占全流域的23.3%。黄栗树、沙河集、城西、屯仓、金牛山五大水库集水面积1045 km,总库容6.75亿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