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一般过程如下:
1.了解背景,确定目标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掌握与信息系统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应当访问相关部门和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认真总结他们在科学研究中的思路和方法及解决问题的推理判断过程。专家在研究过程中的逻辑思维经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宝贵材料,甚至已经成为物理模型的框架,这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也是研究和开发土地信息系统的依据。
2.分解模拟对象
抓住土地信息的主要方面,分解模拟对象,提出可能性较大的几种设计方案.尽可能使问题简化,减少考虑的因素。同时需要与该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使假设的现实性增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系统研制开发的重复过程。
3.数据处理
通过实地踏勘、调查或测量,采集必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
4.图形显示,曲线拟合
利用某些绘图软件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已经获取的土地信息数据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曲线来拟合实际曲线。
5.系统建立
简化实际问题,提出恰当的假设,并利用适当的数学T具,刻画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相应的信息系统,并运用GIS的统计分析、空间分析等得出结论。
6.模型的验证
将信息系统运行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也就是进行误差分析,确定系统的可信程度。如果计算结果与事实不相符,说明在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因素,缺乏关键的数据。此时应该加强对实际问题的调研,重新开始研发信息系统。
7.预测与决策
一个成功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不仅能够解释系统的已知现象,更应该预测系统的未来,把已知数据加入到系统中,发展趋势,并为系统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最优决策支持。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