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9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
(一)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管理。其重点是编制科学、合理的审计项目计划,以便指导审计工作。目前,审计机关普遍采取“两下一上”的审计项目编制程序,即自上而下逐级下达审计工作设想,自下而上逐级编报审计项目计划草案,自上而下逐级核定下达审计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促进审计工作,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还应召开研讨会,进行可行性研究,集思广益;结合审计人员素质以及审计对象、审计类型等情况,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量力而行,留有余地;在时间安排上,避免各业争道,力求相对均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减少随意性,才能制定出相对全面和完整的审计项目计划。
(二)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管理。其重点是贯彻、落实审计项目计划。在具体实施审计项目计划之前,应及时开展审前调查,撰写审前调查报告,必要时可以提前开展试审。此外,还应组织相关审计人员进行审前培训,结合审前调查情况,通报被审计单位基本信息,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讲解审计工作方案,研究审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必要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在审计项目计划执行过程中,应当注意整合审计资源,根据审计项目计划,进行任务分解和分配,及时掌握实际进度,并适时调整人员分工和项目进度,必要时打破专业分工界限,统筹安排审计任务,合理调配审计力量,以突出审计重点,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
(三)审计项目计划质量管理。其重点是检查和评价审计项目计划执行及管理情况。检查和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计划编报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计划完成的质量和效果等。审计项目计划质量管理可以采取互查、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进行。对于审计项目质量较好的给予表扬;有问题的,应当责成被检查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予以纠正或者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质量问题严重的应予批评。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还应按照专业分工和审计管辖范围,搜集、整理、积累审计项目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资料,运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专业审计项目信息库及被审计单位资料库等,并做好数据的日常维护和更新工作,以实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