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制造系统建模评价准则

2022/07/15168 作者:佚名
导读:制造系统建模是一项复杂工作,完成后对模型要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必须定义一组可操作的能够反映模型优劣程度的评价准则。一般评价准则包含以下内容。 1)一致性:这是制造系统建模的最重要准则。一致性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不同视图之间的一致性,另一层是递阶建模中上下层模块间的一致性。 2)完全性:完全性可以保证所建立的制造系统模型确实可以作为制造系统实施、改造的基础。完全性是指建立的模型包括所有用来解决问题所需要

制造系统建模是一项复杂工作,完成后对模型要进行全面评价,因此必须定义一组可操作的能够反映模型优劣程度的评价准则。一般评价准则包含以下内容。

1)一致性:这是制造系统建模的最重要准则。一致性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不同视图之间的一致性,另一层是递阶建模中上下层模块间的一致性。

2)完全性:完全性可以保证所建立的制造系统模型确实可以作为制造系统实施、改造的基础。完全性是指建立的模型包括所有用来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通常采用向待解决问题领域的专家提问,来进行完全性检验。

3)可伸缩性:已建立的模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或剪裁以适应具体问题的需要。

4)范围和广度:表示建立的模型所覆盖的范围。

5)粒度和深度:粒度和深度是与模型的范围和广度正交的特性,它们反映了模型分解的细致程度。

6)精度:精度是对模型里深度的补充,它在数量上给出了每个模型的元素的细致程度,如描述活动持续时间的属性是精确到分钟还是精确到小时。

7)通用性:通用性反映了模型的适应能力,通常人们希望建立的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某一特定的需求。

8)应用效能:应用效能用来定义模型在支持问题解决的方便性方面的效率如何。

9)易懂性:理想的制造系统模型应该非常容易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而不是只有建模专业人员才能理解。

10)可转换性:可转换性表示制造系统模型从一个应用场景向另一个应用场景转换的方便程度,其中还包括模型表示方式上的改变的便利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