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要求,切实开展我市的地下管线普查、信息系统建设和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下简称管线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用一年的时间,普查大同市各类地下管线的信息,并建立大同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同时编制《大同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通过以上工作,加强我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二、管线建设的范围、对象、内容
(一)范围
大同市主城区、御东区和口泉区,面积约200 平方公里。
(二)对象
上述范围内市政道路及河道两侧埋设的各种管线(含架空管线)及地下建(构)筑物,不含机关、单位、工厂、院校和封闭的生活小区内部的各种管线。管线分为四大类:市政类为给水(源水、供水)、排水(含雨水、污水、雨污合流)、燃气(高压天然气、民用气)、热力等;通讯类为光缆、电缆,包括电信、移动、有线电视、交警信号、监控网络等;电力类为各类高压和低压埋地输配电线路(包括架空管线和输电线)、路灯等;其他类主要是各类工业管线、各类综合管廊及人防设施等。
(三)内容
1、地下管线普查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各现状地下管线的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统一造册登记,建立数据库。
2、建立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将地下管线普查的各类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分析、查询、输出,构筑起城市地下管线公共数据交换服务平台。此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我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提高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3、编制《大同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
根据管线综合有关规范和各行业管线规范,对各行业管线规划进行平面和竖向的综合统筹和协调,确定管线在道路上的合理位置排列和横断面布置,重点应研究确定大型管线、跨区域主干管线及特种管线的布置。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该管线建设工作,技术要求高、面广量大、情况复杂。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管线建设工作领导组(下简称领导组),按照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各自普查的原则,负责我市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负责管线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各管线权属单位明确一名专职工作人员参与办公室的各项工作,统一集中办公。
(一)领导组:
组 长:刘振国(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刘法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渊启(市规划局局长)
李易新(市住建委主任)
杨立新(市市政委主任)
领导组全面领导办公室开展管线建设工作;重大问题决策;重点、突出问题的工作协调;开展目标责任考核;研究和建立我市地下管线长效管理机制。
(二)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刘明君(市规划局副局长)办公室承担日常管理工作,负责管线建设的组织、协调、计划安排、进度管理、成果验收和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负责项目各阶段的技术组织工作,制定有关工作方案;负责编写探测标准及成果要求;负责管线建设所需的招标工作;负责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收集、保管、利用等具体工作;负责组织成果资料的验收、评审,定期召开例会、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等。
(三)成员单位
领导组成员单位包括:市规划局、市住建委、市市政委、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务局、引黄局、大同军分区、市保密局、市交警支队、市人防办、供排水集团、供电公司、华润燃气、热力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广播电视台、移动公司、同煤集团、机车厂、616 厂、70 研究所、大齿集团
四、管线建设工作的时间安排
(一)前期资料准备阶段(2015 年3 月15 日—2015 年4 月15 日)
1、组织各管线产权单位开展地下管线现状调绘、资料收集工作。4 月15 日前完成各权属单位地下管线的资料收集工作。
2、由规划局明确普查范围内地形图、控制点的相关参数。
(二)招投标阶段(2015 年4 月16 日—2015 年5 月16 日)
1、各管线权属单位确定各自招标方案,按招标方案招标确定普查队伍和工程监理单位,签订合同书等。
2、由规划局负责招标确定管线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单位和《大同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的编制单位。
(三)项目实施阶段(2015年5月16日—2015年11月15日)
1、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a、普查探测工作。各管线权属单位委托的普查队伍应采用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测两种方式,真实反应出现状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各项信息指标。
b、将采集的数据和专业管线图形进行微机处理,使其满足管线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和格式,能够实时、直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城市各种地下管线的基本特征、各种属性及相互关系。
c、组织普查、监理及管线产权单位查漏补缺、规范完整普查成果资料,对部分路段管线进行开挖抽查验证和测量精度检查。
d、成果资料。按照项目要求编绘并提交合格的成果资料。
e、探测监理工作。按照《探测监理技术方案》进行项目全过程监理。
2、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工作
a、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单位根据要求进行该系统开发建设。
b、建立图形数据库。将地下管线普查单位提供的普查数据录入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3、编制《大同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工作编制单位根据大同市现状地下管线资料及总体规划、路网布置,合理布置地下管线、综合管沟、人防设施等内容。
(四)验收阶段(2015 年11 月16 日—2015 年12 月31 日)
1、聘请全国管线专家、组成验收专家小组,对地下管线普查、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成果进行全面验收。
2、普查探测单位、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单位及地下管线综合规划编制单位将此次工作的所有成果资料整理归档后移交市规划局。
五、相关单位职责
在领导组的领导下,由市规划局牵头,具体负责管线建设的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全力协作,坚持统一标准、统筹实施原则,明确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实施。各相关单位具体职责如下:
(一)市财政局:做好管线建设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负责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二)市规划局:根据领导组安排部署,牵头负责管线建设的协调、督办工作,负责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全市最新地形图(1:500)及我市城市平面及高程控制成果图等相关资料。
(三)各管线产权单位:
1、做好本部门管线普查资金保障工作,确保管线普查工作顺利进行。负责本部门地下管线普查招投标工作。
2、安排管线专业人员进行地下管线调绘工作,调绘图应根据现状管线竣工测量成果转绘到1:500 地形图上,并将调绘成果于2015 年8 月01 日前分批提交至市规划局汇总。
3、组织人员收集已有地下管线资料,包括:地下管线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技术说明及成果表;报批红线图。
4、各管线产权单位要认真组织实施地下管线自查工作,确保管线普查的真实性。
六、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管线建设的工作,切实落实责任领导。按照领导组统一调度,快速有效的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相关单位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及问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管线建设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三)确保取得实效。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履行相关责任,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