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是由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没有粘结或弱粘结的沉积物。土经历压缩固结、胶结硬化,也可再生成岩石(指沉积岩类)。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各种内力和外力地质作用形成了许多类型的岩石和土。基岩经历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生成各类覆盖土。所谓基岩是指原位的各类岩石,其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延伸很大;所谓覆盖土是指岩石风化产物覆盖于基岩之上的各类土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土直观上呈一种松散状的颗粒堆积物。土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的三相体系。固体部分即固体颗粒,一般有矿物质所组成,有时含有有机质。这一部分构成土的骨架,称为土骨架。土骨架间布满相互贯通的孔隙,这些空隙有时完全被水充满,称为饱和土;有时一部分被水占据,另一部分被气体占据,称为非饱和土;有时也可能完全充满气体,称为干土。水和溶于水的物质构成土的液体部分,空气及其他一些气体构成土的气体部分。这三部分本身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决定了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固体颗粒构成的土骨架对土的物理性质起决定性作用。天然土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土粒的粒径由粗到细逐渐变化时,土的性质相应地发生变化。土粒的大小称为粒度,通常以粒径来表示。土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有大于几十厘米的漂石也有小于几微米的胶粒,同时由于土粒的形状往往是不规则的,很难直接测量土粒的大小,故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来定量地描述土粒的大小及各种颗粒的相对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对粒径大于 0.075mm 的土粒常用筛分析的方法,而对小于 0.075mm 的土粒则用沉降分析的方法。工程上常用不同粒径颗粒的相对含量来描述土的颗粒组成情况,这种指标称为粒度成分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