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发展简史

2022/07/1599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自原始社会到明、清,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大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初期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住处所。到了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住所发展成为具有地基、墙壁、屋顶三大主要构成部分的建筑物。从穴居挖掘、构木为巢发展到地面房屋,技术虽然简单,但在原始社会阶段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通过它可以看到当时的人类聚居点──原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自原始社会到明、清,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大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初期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利用天然洞穴作为居住处所。到了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住所发展成为具有地基、墙壁、屋顶三大主要构成部分的建筑物。从穴居挖掘、构木为巢发展到地面房屋,技术虽然简单,但在原始社会阶段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通过它可以看到当时的人类聚居点──原始村落已经形成,并且已经有了居住区、烧窑区、墓地区的初步功能分区规划。居住区的中心已有主体建筑“大房子”,居住区外围已有了防御性建筑“大壕沟”。城镇规划布局已开始萌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具有独特形式的坡面出檐屋顶和木结构榫卯结构体系在这个时期也已开始萌芽。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时期,到公元前 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其间经历了大约1600年的时间,这一时期建筑规模与建筑技术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比如建筑中应用夯土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从殷周到春秋时期,天子和诸侯都营建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城外分布有手工业作坊区,不但规模宏大而且有了完整的规划。从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器上所刻绘的建筑图案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屋顶、斗栱、勾栏、门窗等的形式。木结构中特有的斗栱构件已经形成。原来简单的木构架,已发展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屋顶上开始局部用瓦。在建筑上出现了“高台榭、美宫室”之风。

中国大致自公元前 5世纪末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现存的中国古代建筑绝大多数都是在这一时期创造和保留下来的。

战国时期,城市建筑规模比以前扩大,宫室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城内分为宫殿区、居民区、手工业区以及商业区。建筑上瓦的应用更加普遍,并出现了砖,装饰纹样也更加丰富多彩。许多诸侯国开始修筑较大规模的长城和水利工程。秦统一以后,都城和宫室的建筑更加巨大和华丽,并将原来北方各国的长城连接成为著名的万里长城。西汉承袭秦制,各种建筑都有进一步的发展。东汉以后,高台建筑日益减少,楼阁建筑逐步增加。建筑布局中中轴线更加突出。由于成组斗栱的大量使用,建筑结构更为复杂,各种形式的屋顶已基本形成,并出现了全部用砖或石建造的建筑物,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已基本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宗教建筑,吸收一些外来因素,在传统楼阁建筑的基础上创造出许多巨大的寺、塔、石窟以及精美的雕塑壁画。石工技术达到很高水平,并且出现了琉璃和金属建筑材料。

隋代统一全国后,依据详密的规划修建都城──大兴,规模宏大,分工明确,街道整齐。唐代继续经营,改称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隋代还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单孔石拱桥──安济桥。唐代木构建筑构件基本定型,反映建筑技术达到成熟的阶段。

宋辽金时代,城市布局打破了汉唐以来封闭式的里坊制度,改为沿街设店的方式,中等城市增多。从北宋起,宫殿庙宇和民间建筑的风格都向秀丽而绚烂的方向转变,建筑群中出现了各种形式复杂的殿堂楼阁。宗教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寺观有完整的布局,经幢建筑达到高峰。木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达到一定程度的规格化。

元代喇嘛教和伊斯兰教建筑兴起,并逐渐影响全国各地,建筑装饰艺术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丰富了城市建筑面貌。

明清时期除了建设首都南京、北京及扩建若干宋元以来的旧城外,出现了一些新的工商业城市。明代在沿海地带建造防御城堡,在北方修筑规模宏大的万里长城。官式建筑高度标准化、制度化,民间建筑地方特色更加显著,城镇乡村普遍建设书院、会馆、宗祠、店铺和牌坊等公共性建筑。皇家和私家园林数量增多,而且创造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宗教建筑方面,各地出现了一批各种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喇嘛教、伊斯兰教建筑。这些使明清时期成为继汉、唐、宋建筑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