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序种类繁多,工序因素复杂,工序质量控制所需要的工具和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场工作人员应根据各工序特点,选定既经济又有效的控制方法,避免生搬硬套。企业在生产中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自控;二是工序质量控制点;三是工序诊断调节法。
自控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得到数据后,将数据与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相对比,根据数据来判定合格程度,作出是否调整的判断。操作者的自控是调动工人搞好产品质量的积极性,进行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日常控制应是监视工序能力的波动,检测主导因素的变化,调整主导工序因素的水平。通过监视工序能力波动可得到主导工序因素变化的信息,然后检测各主导工序因素,对异常变化的主导因素及时进行调整,使工序处于持续稳定的加工状态。
按一定的间隔取样,通过样本观测值的分析和判断,尽快发现异常, 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使工序恢复正常的质量控制方法,称为工序诊断调节法。尽快地发现工序状态异常,就是所谓的工序诊断;寻找原因,采取对策,使工序恢复正常,就是所谓的工序调节。工序诊断调节法,适用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高的生产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