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提出围绕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用“十大计划”聚焦并服务“六大需求”,实施四项重大行动,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把地质调查的过程变成地质科技创新的过程,全面提升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
四项重大行动涉及推进地球深部探测工程(计划)、深海探测工程、深空对地观测与卫星应用工程等“三深”探测工程;实施南方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四大地质科技攻坚战”;推进“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大科学计划、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大科学计划“三大”国际大科学计划;申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地与人才专项和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五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重要资源环境领域地质科技水平进入世界领先行列;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两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和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地质科技成为世界领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质科技强国。
根据《规划》,中国地质调查局明确了30项重点任务,涉及能源资源领域6项、重要矿产资源领域4项、地质环境领域8项、海洋地质调查领域5项、基础前沿领域4项、对地观测技术与地质信息服务领域3项。
《规划》还提出,将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构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与国家科技“五大平台”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作为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制定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激励机制,深化地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
《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解读
从1916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事业走过了整整100年的艰辛历程。100年来,地质工作者依靠科技创新,认识深海大洋,探秘地球深部,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在这100年中,得益于科技创新,地质科技方法手段与时俱进,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从无到有,发展壮大。
11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大会暨纪念中国地质调查百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地调局地质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地调局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1.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地质调查
科技创新是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回首百年,中国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地质工作者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历史,也是一部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历史。
在当前,创新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总动员令,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三深一土”总体战略布局,更是明确了地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
“十三五”,是地质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更加有效地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如何更加紧密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主战场与地质调查主战场,如何推进地质调查工作在“三深”探测等领域走向世界前沿,《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
地质调查过程就是科技创新过程,要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和引领地质调查,全面提升地质调查依靠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能力。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规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地质科技前沿、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五问”、“五不唯”的评价标准,坚持国家地质调查平台和国家科技平台协调联动,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坚持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规划》明确,“十三五”总体目标是围绕支撑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地质科技前沿领域创新能力,用“十大计划”聚焦并服务“六大需求”,用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
到2020年,力争实现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五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与勘查试采技术、应用地球化学理论与技术、岩溶动力学、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理论创新、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地层古生物等领域领跑世界;在地球深部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技术、极地基础地质研究、页岩气成藏机理与勘查技术、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地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资源综合绿色高效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城市地质等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两位,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和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地质科技成为世界领跑者。到2050年,建成世界地质科技强国。
2.六大领域规划部署30项任务
锁定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规划部署了“十三五”期间30项重点任务,涉及能源资源、重要矿产资源、地质环境、海洋地质调查、基础前沿、对地观测技术与地质信息服务六大领域。
其中,能源资源领域主要开展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形成理论与调查评价技术研究、青藏高原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理论和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松辽盆地页岩油成藏地质理论与勘查开发技术体系、北方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地热能资源探测与评价。
重要矿产资源领域包括巨型成矿带成矿动力学机制及成矿系统形成与演化、大宗急缺和战略新兴矿产成矿规律与关键综合利用技术、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技术、大型资源基地资源环境综合调查4项主要任务。
地质环境领域重点开展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方法、城市地质和地下空间利用调查评价技术方法、地下水系统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地下水水质与污染防控理论与关键技术、岩溶动力学理论与资源环境灾害效应研究、重大地质灾害过程机制与风险防控技术、活动构造带重大工程地质问题与灾害风险防控技术、生态地球化学和土地质量生态管护理论与方法研究。
海洋地质调查领域涉及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理论和勘查技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及其环境监测技术、重点海域油气成藏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海洋地质基础理论与调查技术方法、近海地质调查技术方法研究5项任务。
基础前沿领域着重关注前寒武纪大陆形成与演化、重要造山带结构、造山过程及能源资源效应、重要古生物群起源与古地理、古环境协同演化、区域地层系统与全球对比研究。
对地观测技术与地质信息服务领域的重点是天地深一体化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地质云”与信息服务、地质调查技术标准修订。
3.四项重大行动助推地质科技创新
为加快地质科技创新,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实施四项重大行动。
一是推进地球深部探测工程(计划)、深海探测工程、深空对地观测与卫星应用工程等“三深”探测工程。
地球深部探测工程(计划),重在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深部能源探测与利用、地球深部观测与地壳活动性监测、深部探测前沿技术与装备研发以及地球深部探测与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深海探测工程,主要是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海洋能源资源勘探与开发、深海矿产勘探与利用、深海观测与环境监测、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以及透视海底与深海空间利用。
深孔对地观测与卫星应用工程,将构建观测数据长效保障(装备)体系、创建智慧对地观测应用系统、创新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监测技术体系、推进新型对地观测技术研发、拓展地外行星地质科学探测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综合观测前沿技术研究。
二是实施南方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等“四大地质科技攻坚战”。
南方页岩气调查,将建立南方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成藏理论和资源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选择四川盆地周缘、武陵山、中扬子地区为重点,开展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选区工作,实现南方复杂构造带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突破;在中下扬子和滇黔桂地区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和战略选区调查,实现二叠系海陆交互相页岩油气与上古生界海相页岩气的突破。
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将在总结中国北方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理论研究与勘查技术方法攻关的基础上,优选有利目标区实施油气地质调查钻井与参数钻探,实现油气调查重大发现与突破。
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将进行重大找矿突破和丰富铀矿成矿理论与勘查技术方法创新,创新“油铀、煤铀兼探”机制,建立煤田、油气田区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推动形成新的国家级铀矿资源战略接续基地,大幅提高我国铀矿资源保障能力。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将建立以成矿机制、控矿机理和找矿方法为核心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查评价技术体系,解决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理论及技术问题。创新适合于弥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点的试采技术方法,形成“地层流体抽取法”新型试采技术,实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
三是推进“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大科学计划、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大科学计划等“三大”国际大科学计划。
“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将全面实施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到2020年建成覆盖全球50%陆地面积的地球化学基准网,构建关键带地球化学观测网平台和“化学地球”数据平台,估算全球资源总量。发布第一期76个化学元素基准值和基准地球化学图。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大科学计划,将攻克水土耦合调控等系列技术,建立岩溶动力条件快速捕捉、岩溶资源勘探利用和环境治理关键技术体系,查明全球岩溶动力系统的碳水钙循环规律,完善全球岩溶环境监测网。
青藏高原地学研究大科学计划,将研究特提斯形成演化、青藏高原地壳结构及资源环境效应,揭示超大型矿床巨量成矿物质的聚集机理,丰富与完善现代大陆动力学理论和地球动力学理论;摸清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过程、构造活动规律及地震地质灾害机理,建立高原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技术,为青藏高原地震监测预报和找矿突破提供理论指导和科技支撑。
四是申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地与人才专项和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等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
推动地球深部探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研究深部资源勘查理论与技术,研发深海地学探测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岩溶、干旱荒漠区和海岸带等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研发西北干旱区和西南岩溶区地下水资源探测监测与合理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农田地质高背景重金属污染机理和地球化学修复技术,研发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仪器、岩芯光谱扫描仪、光谱视频成像仪和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等重大科学仪器。
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地球早期形成与演化、大地构造、青藏高原深部结构构造与动力学、重要古生物群生命起源与演化、大规模成矿作用、重要矿床类型成矿过程与成矿规律、活动构造、地震断裂带、区域地下水循环、海洋地质等重要领域,开展前沿探索研究。
依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同位素地质研究和重大科学仪器研发,开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技术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
实施国家人才计划,在对地观测、深部探测、油气地质、深海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等领域开展创新研究。
与相关企业合作,在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地质钻探技术与工艺以及钻探装备等方面,开展攻关研究,推进技术突破,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产业化。
4.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发展的障碍
《规划》提出了7项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
全面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有机融合。加强并拓展“8 6”、“1 1 6”等合作机制,推进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科技资源共享,联合共建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和博士后。通过优化整合地质调查系统资源,强化区域地质调查机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中国地质科学院引领地质科技创新、支撑地质调查的能力,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深度融合。
构建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与国家科技“五大平台”协调联动机制。促进产学研密切协同,建立对内对外高度开放、国际国内广泛合作的新机制。在实施地质调查“十大计划”过程中,通过不断凝练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积极组织申请国家科技创新“五大平台”科技项目,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研究取得突破后,有目的、有计划地应用到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中,推动地质调查工作,使国家地质调查“十大计划”与国家科技创新“五大平台”形成良好循环。
加大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建设力度。以解决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为导向,做好卓越地质人才、杰出地质人才和优秀地质人才的选拔工作,建立地质人才成长“双通道”。建立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地质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地质科技成果奖励制度,有效激发地质科技人才创新创造。加强人才培训,引聘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带动优秀创新团队和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提高地质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地质调查业务结构调整及地质科技创新发展要求。
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作为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标准。以“五问”、“五不唯”为标准,对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分别建立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标体系,围绕地质科技创新的能力、业绩及效果,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考评办法,促进高水平成果产出和优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探索激励机制促进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直属单位按照国家和主管部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求,将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按适当比例用于奖励对完成和转化地质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推动地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各类地学数据资料共享服务。
制定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激励机制。开展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资源现状调查和开放能力评估,建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清单和开放共享平台,分类制定开放共享目标,大幅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科学数据共享水平。
深化地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机制。在申请、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和深空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时,积极联合国内有关科研、教学、地质调查、地质勘查、设备生产等单位。推动化学地球、岩溶环境、青藏高原等国际大科学计划,扎实推进中美双边地质科技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地质调查合作等,努力深化地质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工作。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