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适合土木建筑工程的管理者、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及业主,混凝土工程与技术的设计、生产及施工部门的从业人员,混凝土材料生产链的投资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建设工程与材料的科研技术和教学人员,政府各级相关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参考。
文梓芸,法国物理化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泥基复合材料学术团队负责人。该作者长期从事水泥及混凝、化学、工艺学、混凝土耐久性及新型胶凝材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复合矿化剂用于水泥生产的机理研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机理及检测防治技术研究、新型胶凝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开发应用和商品混凝土产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都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主持或协作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广州市科技攻关各类项目以及大量国家企业项目;发表过有影响的科技论文120余篇,合作发表大型学术专著《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骨料性能和制造工艺》(均为第二作者),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混凝土工程与技术》(第一主编),参编《混凝±技术大全》(编委之一);在多个国家学术组织及学术刊物任职;是我国有影响的水泥混凝土科学与新型胶凝材料技术专家。
詹国良,高级工程师。2000年起先后在广东基础新世纪混凝土有限公司任总工程师、副经理、总经理等职;被聘任为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混凝土协会理事、监事。现任职广东华隧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该作者在预拌混凝土、预制件及相关领域造诣很高,专长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隧道管片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专利两项,获得企业内部荣誉数项,主持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引导项目1项,2006—2007年度获中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分会“优秀企业家”称号。
殷素红,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理事、广东省硅酸盐学会理事及水泥与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兼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该作者主要从事水泥和混凝土材料、新型胶凝材料、新型墙材、混凝土耐久性、低晶位天然资源与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及广州市科技项目、广州市建设科技资金项目多项,先后参加完成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工作;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粉煤灰、矿渣及钢渣综合利用、碱激发胶凝材料、节能墙材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国内先进水平的成果;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成果通过国家级验收2项、省市级鉴定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被三大索引收录20余篇。
邓旭华,高级工程师。先后任,“东基础新世纪混凝土有限公司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现任广东鸿基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获得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个人主要业绩:1.获得国家专利技术2项:“一种大掺理粉煤灰的混凝土”(专利号ZL2004100511253)、“联牌式混凝土拌合物装模辅助器”(专利号ZL201220376906.X)。申请专利数项。2.主持8项混凝土技术研究和应用,均获得广东省建工集团科技进步奖。3.在《施工技术》、《混凝土》、《粉煤灰》等国家、省部级杂志发表技术论文8篇。4.数次获得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广州建筑行业优秀QC小组活动奖等。5.2011年度,与华南师范大学共同申报的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引导项目“环保高效复合型混凝土钢筋缓蚀剂的研发与应用”(项目编号:20118090400633)获政府资助资金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