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现代水利发展

2022/07/1660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至80年代初,全国已有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供水能力逾47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8%,其中河川径流开发利用量逾410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量的15.3%;地下水开采量为59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利用率达31.5%。全国总用水量(未包括台湾,下同)逾4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8%,工矿业用水占10.5%,城市生活用水占1.5%。平均每人每年用水量为460立方米,比世界人均年用水

中国至80年代初,全国已有水利工程设施的最大供水能力逾4700亿立方米,约占水资源总量的16.8%,其中河川径流开发利用量逾410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量的15.3%;地下水开采量为590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利用率达31.5%。全国总用水量(未包括台湾,下同)逾440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8%,工矿业用水占10.5%,城市生活用水占1.5%。平均每人每年用水量为460立方米,比世界人均年用水量的一半稍多。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在地区上很不平衡。南方各河较低,均在17%以下,以西南为最低,不到1%。北方各河流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海河已达67.7%,淮河达54.8%,黄河达42.8%。全国地下水的开采主要在北方平原区,海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开采率已达84.4%,黄河流域达53.4%,淮河流域达40.1%。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超采,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甚至引起地面沉降。滨海地区还局部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由于北方水资源不足,70年代以来,不少地区和沿海一些城市曾相继出现水危机,如京津唐地区、山西能源基地、辽河下游地区、河北平原以及沿海一些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均十分突出。为了缓解这个地区用水的紧张局势,除采取节约用水、工农业用水统筹安排和一些临时应急工程措施外,还陆续兴建了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如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碧(流河)入大(连)、引黄济青(岛)等工程,但远未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地区的缺水局面。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对于北方缺水地区,供需矛盾将更加严重。②用水各部门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特别是农业用水浪费比较严重,绝大部分灌溉渠道没有防渗设施,还有相当一部分灌区配套不全,渗漏损失很大,一般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仅0.4~0.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一般仅30%左右。城市生活及环境用水节约潜力也大。③中国自70年代起开始重视水资源保护,但全国水质污染远未得到控制,向水域排放的污水还在逐年增加。1988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达362亿t,废污水约有74%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有些沿江河的城市下游已出现明显的污染带。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更使水污染进一步扩大,既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又危害了人民健康。④一些水利工程,由于对水资源综合利用注意不够,对航运、水产、生态环境等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①推行节约用水。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很大,积极推行各种节水措施是必然趋势。工业方面主要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在缺水区一般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发展。城市生活及环境用水,需采用节水设备、设置中水道、利用再生水等。②增加水源工程建设。兴建大中型水库,增加河川径流调蓄能力,提高江河水资源的利用率。③研究和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有计划地解决北方地区和沿海城市的缺水问题。④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实行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水质管理,修建污水处理设施,控制城市、工厂污水排放标准。⑤统筹考虑有关用水部门的要求,兴建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力争一水多用,一个工程发挥综合效益,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尽量避免对航运、水产、环境等产生不利影响。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