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决定于 2014年 7月在贵阳召开“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
此次年会由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汉阳大学校工科大学建筑学部、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联合主办,日本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小委员会协办。
贵州地处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建筑历程与沿海城市有较大差异,有自己显著的地域特色。因此,此次年会以“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建筑状况及其保护技术”为主题。
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征集论文启事》自 2013年 6月发出后,得到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和有关方面研究人员的积极响应,来稿踊跃,提交论文 80篇。经过认真筛选、评审,并同部分作者进行沟通,最终选取 69篇(占接收论文的 86.2%)收入此文集。
69篇论文出自 98名研究者之手,涉及 8个有关专题的研究:
近代建筑史学专题论文7篇(10%);内陆、边疆地区近代城镇与建筑6篇(8.7%);近代建筑技术研究12篇(17.4%);近代城市发展与建筑变迁 10篇(14.5%);近代建筑类型与特征13篇(19%);近代街区及建筑考察研究、保护 7篇(10%);遗产资源、建筑群落考察研究及保护9篇(13.1%);史料考辨、建筑传媒、建筑师5篇(7.3%)。
1986年 10月以来的十三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共有 755篇论文收入会刊文集正式出版;随着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会刊《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九)》的面世,28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 14次学术年会共有 824篇论文正式出版。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研究
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八)之后,此会刊文集第三次将“近代建筑史学研究”列为第一项专题,凸显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注重学术性,逐步深入、提高的新趋向仍在继续。
继《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新增“近代建筑技术及材料”专题之后,此会刊文集继续开辟“近代建筑技术研究”专题(相关论文 12篇,占所收论文的 17.4%,较上一期高出 6.6%),涉及结构体系、技术发展、建筑材料及饰面、传统营造技艺传承、建造与修缮技术、建筑破损成因、墙体霉变及防治等,进一步展开对建筑技术的考察和探讨。
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忽视了建筑技术的角度和层面,不了解外来的近代建筑技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不了解引进外来近代建筑技术的人物和方式,不了解外来的近代建
筑材料、结构、构造以及施工工艺,不研究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中的技术发展,要想真正
搞清楚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过程是不可能的。
随着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建筑历史研究者开始跨出“象牙塔”下海成为大势所趋,在实际工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眼前的这栋历史建筑是否坚固的问题。保护是为了延年益寿,大前提就是对象要有一定的体质,能撑得住、挺得下去。因此,从技术的层面来考察研究近代建筑,就成为近代建筑保护工作的第一步。这一步迈不出去,下面的路就可能走歪。
此外,只有搞清楚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抓住建筑近代化发生、发展之根本;只有搞清楚中国建筑近代化进程中建筑技术发生、发展的状况,才能看清建筑现代化的走向和途径。
总而言之,进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开展近代建筑保护工作、探求中国建筑现代创作,都离不开近代建筑技术研究的基础。
有鉴于此,2013年 8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 2013年近代建筑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出席代表 25人(其中来自日本的代表 3人),发表论文 11篇,结合工程设计项目、教学测绘实习、进修考察访问等,对所面对的近代建筑从结构、构造、材料、施工等多角度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探索,体现了与会专家学者在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以此次会议名义发出《开展中国近代技术史研究倡议书》,“倡议开展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推进学科发展,深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国近代建筑遗产保护工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013年近代建筑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国内首次近代建筑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其顺利召开,标志着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已经正式将近代建筑技术史作为此后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重点。
2013年7月即将召开的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的主题为“中国内陆地区近代建筑状况及其保护技术”,强调了“保护技术”;同时,期望开始,能够不定期举办专题性的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讨会(国际研讨会),尽快拓展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领域,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编写
我在《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的“前言”中说过:
经过我们 26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勤耕耘,我们已经收获了丰硕成果。但是,我认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根基还不够坚实,特别是研究水平更待于提高,只有在理论层面的提升和对系统研究的把握,才能使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此前基础上有长足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广泛;“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构成了交叉科学知识体系,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的方式多
种多样,跨度日益增大,层次不断加深。唯有从多视角出发,采取交叉思维的方式,进行跨学
科研究,才可能形成正确完整的认识。
20世纪 80年代以来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自 2008年开始进入“深化”阶段;今天,“深化”阶段刚刚历经四年的时间。在今后的几年里,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向理论层面提升、凸显学术性,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组织健全完善、进一步加强引导性,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一时期(20世纪 40~70年代),有部分综合性的著述问世:
梁思成先生于 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第八章结尾——清末及民国以后之建筑”(《梁思成全集》(第 4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年 4月,215~222页)论及中国近代建筑,可以说是较早的通史性述作。
1958年 10月至 1961年 10月在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下进行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编辑工作,是中国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首次较具规模的研究,完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1959年 11月,未正式出版)以及在其基础上缩编的《中国建筑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中国工业出版社, 1962年 10月)。
1964年在香港出版的徐敬直著《中国建筑之古今》(Gin-Djin Su: “Chinese Architecture— Past and Contemporary”, The Sin poh Amalgamated (H.K.) Limited, 1964),其中“当代中国建筑”(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部分,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较重要的专著。
1979年 7月,为国内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需要,编写了《中国建筑史》,其中“第二篇中国近代建筑”基本为 1962年《中国近代建筑简史》的翻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年 7月),但大为简缩,其后多次再版。
上述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及著作,为第二时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个基础甚为薄弱。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始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延续至今已有 28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工作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其中的原因,我在《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八)的“前言”中说过: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中,多有把建筑和资料仅停留在“符号”的表象层面上,缺乏考证,不作研究,认识没有深度的情况;再加上对比较的方法一无所知,就物论物,更使认识不能由表及里,看到实质,发掘出内涵。
因此,在“目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根基还不够坚实”的现实情况下,聚集人员、分头编写、汇总归纳、整理成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中国有 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可以说,如果其中没有半数以上编写出了自己的近代建筑史,那么,汇编出来的一部《中国近代建筑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年 7月版《中国建筑史》“第二篇中国近代建筑”,可以说就是一例。
在“目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根基还不够坚实”的现实情况下,是否就不能进行《中
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工作呢?当然可以,且应着手进行;只是不应采取集体汇编的做法。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同《中国近代史》的编写有类似之处。名为《中国近代
史》的著作很多,其中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武汉出版社, 2012年 6月版)只有几万字,
可以说是一本小册子,但是蒋廷黻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他所理解的中国近代
史,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前途命运以至最直接的现实政治思考。他的《中国近代史》,证实
了历史学是一门主观性最强的学问。
按照蒋廷黻所传承的新史学历史观,新史学就是要参与历史创造,而不仅仅是历史的
记录和研究。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根基还不够坚实”的现实情况下,
发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者的主观性,以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视角,去写一本有自己特
点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是较为适宜的。
就此而言,梁思成先生、徐敬直先生已经有了开创性的著述。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的第二时期之初,赵国文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就“从中国三大阶梯的
地理特点和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中国的四次传播入手,构筑了中国近代建筑历史的时空框
架”(《华中建筑》 1987年第 2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讨论会论文专辑”),提出了新思路;
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的钱毅、刘亦师,在
2007年 7月—2009年 6月、2012年 3月—2014年 4月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研究期
间,则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编写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期待着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视角,有自己的特点的《中国近代建筑史》问世,最好是能有几个版本
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第二时期,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所进行的努力,主办年会
等学术活动、出版会刊等学术专著,都是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希望有志
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同人,能在我们工作的基础之上,经过辛勤的努力,收获自己丰
硕的研究成果。
关于中国现代建筑史方面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展开。虽有《中国现代建筑
史纲(1949—1985)》(龚德顺、邹德侬、窦以德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年 5月)、《中国现代建筑史》(邹德侬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年 8月)出版,但以历史档案和正式发表的文献为主,基本是对建筑事件和建筑实例的介绍,未能对现代建筑作出切实
的评价,没有理出中国现代建筑历史发展的基本走向和脉络,距史尚远。
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虽然中国现代史已走过六十几年,但中国现代时期(1949年—21世纪中叶)尚在进行;在一个历史时期尚未结束之前,对其中的某一领域进行评介,有较大难度。
(2)中国现代时期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社会变化激烈,政治经济情况复杂,导致建筑领域的发展混乱,至今尚未理出头绪、形成一定的中国现代建筑风格,更遑论摸索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的规律
(3)中国现代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极不平衡,即便在某一个省份、某一个地区也是如此。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很难归纳出某一个省份、某一个地区建筑发展状况;纵论中国现代建筑史,则更是勉为其难。
可喜的是,随着中国现代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问题日益迫切,影响面广且大,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有志之士开始涉足,相关研究已有所开展,特别是研究生论文选题多有涉及。虽然形成局面尚待时日,但随着中国现代时期的前进脚步,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也一定会长足发展。
关于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组织健全
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下属的三级组织,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 1997年 8月成立后,统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工作,使之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对这一研究领域的扩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 7月,始自 1986年、两年一次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讨会再度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历经二十四年,她已成为众所公认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的年会,由此正式定名为 “第 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同时,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于 1998年创办的学术丛书《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开始作为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的年会会刊出版,在《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七)》的扉页上标识“第 12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会刊”字样。
2012年 7月“第 13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之后,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聘任了秘书长;在“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上,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将聘任学术委员,使组织健全完善。
学术委员的主要职责是:对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助主任委员、秘书长征集年会论文、组织年会召开;在主任委员、秘书长指导下,以“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的名义开展相关学术活动,推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
再过两年,待到 2016年“第 15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召开,我们将迎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起步的 30年、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进入“深化”阶段的第八年。历经七年“起步”( 1986—1993年)、十五年“发展”(1993—2008年)和八年“深化”( 2008—2016年),第二时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来!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通过各位学术委员的努力,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深化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期待着中国近代建筑技术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期待着有独特视角的《中国近代建筑史》陆续问世,期待着中国现代建筑史研究长足发展!
承各位作者积极配合,清华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教育部 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清华大学 “985工程”三期本科教材及教学资源专题建设项目联合资助,
使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会刊《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九)》得以在研讨会之前问世。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九)》反映了近两年关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具有学术代表性的重要文献,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开展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之一和承办单位,为开好此次会议,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作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进行了周密妥帖的安排,为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在贵阳的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今天,在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即将召开之际,谨对大力支持会议召开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贵州省文物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各级领导,对合作多年并一直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予以关注、支持的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村松伸教授,对汉阳大学校工科大学建筑学部韩东洙教授,对伯克利加州大学东亚研究院叶文心教授,对日本建筑学会近代建筑史小委员会西泽泰彦教授,对为会议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各位同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对热情代为发布征求论文启事、进行相关报道的建筑文化媒体,对积极支持此次研讨会、踊跃提交论文的研究者,对清华大学出版社,对关注、支持此次研讨会的有关人士、机构和组织,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预祝 7月第 14次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顺利、圆满、成功!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
主任委员
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2014年5月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