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
第一部分交流输电线路保护
第一章线路保护概述
继电保护原理及技术是基于电力系统发展要求,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发展而逐步提出、完善,并实用化。19世纪90年代出现的电磁型过流继电器及1901年出现的感应型过流继电器均为过电流原理,1908年提出电流差动保护原理,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距离保护,1927年出现了高频保护,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微波保护,同时出现了行波保护的设想,1983年,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提出工频变化量原理的保护。我国继电保护技术是建国后从仿苏的测绘、仿制、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制开发、制造,从电磁型、机电型、晶体管型、整流型、集成电路型到微机型。其中,1987年推出第一套8位机WXH-1型微机线路保护,1994年推出16位机LFP-901微机线路保护,2000年推出32位机wxH一800微机线路保护。经过我国继电保护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目前我国的线路继电保护原理及技术已走在世界先进行列。
一、国产线路保护装置的发展史
1.电磁型、机电型
建国后,由东北抗联的某军工厂改为生产仪表和继电器的仪表厂,定名为阿城仪表厂。仅部分生产测绘的单个仿苏电磁型电流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及感应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到1956年改为专业生产继电保护装置,派出技术人员到苏联继电器工厂学习,引进苏联的技术,按图制造仿苏式机电型继电器。1957年,苏联专家来厂指导,培训线路保护并在专家指导下试制了仿苏n3152、153、157的感应型GH0l、GH02、GH11距离保护和仿苏且①31型的电子管式GCHl型高频相差保护,并于1958年投人批量生产,也具备了阻抗选相单相自动重合闸,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高压线路成套保护装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继电保护制造业,生产仿苏凸出式成套电磁感应型继电器和继电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