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4年)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兰州教育满意行动计划(2008—2014年)》和兰州市教育局《关于推进科研兴教工程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科研工作全局,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基础性、区域性、校本化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质为重点,准确定位基层教科研工作方向,全力推动我市教育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为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目标任务
1.完善教科研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为实施科研兴教工程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推进群众性教科研工作,建设一批有一定示范效应的教科研基地学校,取得有影响的实验成果,形成兰州教科研的品牌。
3.完善新教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名校长(专家型教师和校长)→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路径,培养一批懂行的教师、校长和教科研专家,为学校创新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4.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使兰州市中小学生道德品质、学业水平、身体机能、审美情趣等综合发展指标居于全省领先水平。
5.形成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决策机制,整体提升我市素质教育水平。
重点工作
(一)完善教科研组织体系
(1)成立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加强宏观统筹和行政协调。
(2)逐步在全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和幼儿园普遍设立教科室(或教研室)。
(3)开展规范化教研室创建工作,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示范性教研室、基地型教研室创建工作。
(4)创建一批市级教育科研基地学校,到2014年,全市争取建成10所市级教科研基地校。
(5)完善市教科所职能配置,拓展研究领域和服务空间,加强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和课题管理研究。
(6)建立兰州教育科研网络平台和教科研信息库,大力推进网络教研。
(二)构建群众性教科研工作模式
1.教育行政部门
(1)统筹总体,部署科研兴教工作,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工作合力;(2)组织不同层次教师的教学赛课大比武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教学交流展示平台;(3)组织多样化的学生才艺展示活动,为学生自主个性发展提供展示交流平台;(4)建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高中毕业生全流程的学生综合素质(学业、品德、体质、审美等)检测系统,为改进教育教学提供决策依据。
2.教科研部门
(1)规划教科研课题,组织立项和成果鉴定。(2)主持具有全局性的重点课题研究,开展区域性、政策性问题的研究。(3)指导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改革实验提供支持。(4)组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5)组织学术研讨交流活动。(6)开展教学质量检测和教学绩效分析。(7)整理编辑优秀教科研成果。
3.学校
(1)开展校本课题研究。(2)组织优质课观摩教学或教学开放周活动。(3)定期组织教科研成果交流研讨会。(4)进行年度教学绩效与外校教学绩效比较分析活动。(5)组织教职工认真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6)总结推广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编印学校教科研成果集。
4.教师个人
(1)每年认真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2)参加学校和市、县区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比赛。(3)参加全市教学论文、案例设计评比活动。(4)参加全市网络教研活动,建立个人的教科研资料库。(5)开展个人小课题研究。(6)参与校本教研,开发校本课程。
5.专职教研员
(1)研读教育理论专著。(2)至少主持一项市级立项教科研课题的研究。(3)承担公开教学和教学观摩任务。(4)联系几所学校,推动校本教研。(5)主持学科性教学研讨会和主题研究报告会。(6)每年至少完成一次区域性考试命题。(7)参加全市网络教研活动,建立自己的教科研资料库。(8)每年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发表1—2篇学术论文或专题研究报告。
(三)集中攻关重点规划课题
1.兰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通过城乡、区域教育基本条件、经费投入、发展水平数据对比,建立均衡发展的推进模型,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兰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调查兰州市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状况及学生来源、毕业生出路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外地职业教育进行对比,提出改进对策建议,为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3.兰州市高中课程改革行动研究。调查兰州市高中课程改革组织实施模式和各高中学校课程模块、教学组织、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情况,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改进对策建议,为学校创造性实施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信息服务。
4.兰州市幼儿教育发展预测性研究。研究兰州市幼儿教育资源分布和教育成本及其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和人口发展速度,提出政府主导条件下未来幼儿教育资源布局和资金支持数量模型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5.兰州市爱生教育实践研究。针对师生关系、学生心理、教师心理问题,开展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为主旨的教育教学操作模式的探索性研究,优化教育发展的内部环境,创新教育内涵发展模式。
6.兰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实证性研究。结合日常性听课、评课、说课活动和全市教学赛课大比武活动,形成以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为主导的个人小课题研究项目,逐渐总结提炼,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7.兰州市中小学文化创新实证性研究。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我市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开展研究,总结提炼出我市学校文化创新的有效策略。
8.兰州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研究。建立数据对比模型,并与外地学生进行比较,为推进课程改革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9.兰州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实证性研究。建立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有效提升教师素质的模式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改进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10.兰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证性研究。跟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总结先进经验,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工作步骤
1.启动阶段(2010年):开展科研兴教工程前期调研,初步完成教科研体系建设和工作机制设计。发布和组织申报立项教科研规划课题,启动教科研理论和方法培训。启动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和网络教研,构建市级→县区级→校级→课题组→教师个人分层推进的教科研模式。
2.推进阶段(2011年):启动教科研基地学校建设和规范化教研室评估,确定教科研品牌项目,集中攻关重点规划课题。
3.深化阶段(2012年):初步总结科研兴教的实践经验。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创新意识强,工作效果明显的学校和个人重点扶持,打造教科研品牌。继续开展教科研基地学校建设和规范化教研室评估。对规划重点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评估,补充完善有关研究内容。
4.调整阶段(2013年):开展科研兴教工程实施情况中期绩效评估,修正工作方案,调整工作部署。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的课题、学校、活动载体进行理论总结,初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教育品牌。评选表彰一批科研兴教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5.创新阶段(2014年):全面总结科研兴教工程实施经验和成效,提炼宣传科研兴教品牌,推广先进教科研成果。启动新一轮科研兴教工程,把科研兴教工程推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保障机制
1.加强科研兴教的组织领导和分工协调。全市科研兴教工程由市教育局局长总负责,分管副局长牵头,统一部署安排,各有关处室和单位分工组织落实,市教科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协调沟通和相互协作,预防各自为政,政出多门。
组 长:
何泳忠
副组长:
安珑山 郑作慧 苏万宝
成 员:
张德文 梁琪 瞿利业 罗钟伟 黄平 杨平 黄小平 杨国保 王乐生 张笑春 王宏伟
2.完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落实全市教科研课题管理办法,对课题从立项、研究到结题进行全程管理。落实教科研基地学校建设管理办法和市级规范化教研室建设管理办法,及时发布考核评估指导意见,并根据形势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和评估细则。建立各级领导科研兴教工作联系制度,定期研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
3.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适时发布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前瞻性、指导性的教育信息,供基层领导、教师学习参考。每年组织1—2次科研兴教交流研讨会,每年印发一套科研兴教论文报告集或经验材料。
4.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落实《关于推进科研兴教工程的若干意见》及其它文件中有关教科研经费的规定,对一些重大科研成果给予必要的资助或奖励。将科研兴教工程的实施情况纳入学校和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每年开展一次科研兴教工程实施情况的检查汇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