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城市填空:创意住宅设计序言

2022/07/16129 作者:佚名
导读:这本书曾有一个暂定书名叫做《奇特的建造足迹》(Curious Footprints),认可并介绍了那些越来越多的精彩而不寻常的当代城市住宅案例。近些年来,位于狭窄的废弃场地、险峻山坡甚至小巷中的住宅设计案例在全球的建筑设计与时尚生活类杂志中与日俱增。对于一部分开发商和城市居民来说,这种在其貌不扬的地方给形态尴尬的地段带来生机的行为近乎是一种荣誉。虽说后来本书的书名有所改动,但正如本书中即将讨论的4

这本书曾有一个暂定书名叫做《奇特的建造足迹》(Curious Footprints),认可并介绍了那些越来越多的精彩而不寻常的当代城市住宅案例。近些年来,位于狭窄的废弃场地、险峻山坡甚至小巷中的住宅设计案例在全球的建筑设计与时尚生活类杂志中与日俱增。对于一部分开发商和城市居民来说,这种在其貌不扬的地方给形态尴尬的地段带来生机的行为近乎是一种荣誉。虽说后来本书的书名有所改动,但正如本书中即将讨论的40个创新城市住宅所展示的,上述现象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

最终确定的书名《城市填空:创意住宅设计》(Infill: New Houses for Urban Sites,以下简称《城市填空》)中,“填空”是一个行业上的术语,指在已建基地上狭小的空间内发展起来的项目。在空间受到限制的西方城市中,填空建造的水平是史无前例的,任何空隙都会被填充。巴掌大的地块也会很抢手。日本横滨的“爱之巢”(参见第138页)是书中收录的面积最小的住宅,仅24平方米。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对美国、西欧、日本等地政府关于城市土地再利用政策的一种回应,这些政策都支持在城市边缘的一些未开发土地上进行建造。而其他的影响因素则包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义务对于建造新住宅的材料、技术及选址、生活方式的影响;另外,家庭规模的减小及老龄化趋势意味着城市中心及周边对于小户型住宅的极大需求。另一个压力则是:受到工作机会、基础设施及娱乐环境等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中心区。例如,1990—2000年,纽约的人口增加了9.4%,约685 714人。考虑到城市的地理限制因素,不难想象因为人口增加而导致的城市填空现象将急剧增加。

当然,这种找寻城市空隙进行建造的行为不是最近才有的。它一直都是城市生理机能进化的一部分。而现在写这本书是因为这种现象在增加,而且由此而生的建筑设计也越来越令人着迷。2100433B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