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本质上研究复杂环境条件下结构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本研究在微米、毫米、米级3个尺度上构建了混凝土宏观服役性能预测模型。经过3年的研究,本课题已经全面完成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发表或录用论文2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4 篇,EI 检索论文13 篇, EI录用论文2篇。并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培养博士生3人,硕士生5人,其中博士生毕业1人,硕士生毕业3人。在本项目的研究期间,项目负责人顺利晋升为副教授。本课题所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有:(1)对已有水泥水化模型进行了修正,考虑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水泥水化进程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基于微观信息的水泥水化模型。基于水泥水化度、水泥水化产物、孔隙率、自由水等信息,分析混凝土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时变演化规律;(2)结合水泥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信息,构建了混凝土时变特性的多尺度分析框架,建立了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服役性能之间的联系;(3)将温度、湿度、Cl-与CO2对混凝土水化反应中的影响及其在混凝土中扩散传输过程相结合,以混凝土微观结构为媒介,分析温度场、湿度场、Cl-扩散场与CO2扩散场等各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荷载作用,建立了复杂环境条件下混凝土时变性能多场作用分析框架;(4)将研究成果应用与工程隧道混凝土中隔墙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中考虑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多尺度上分析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湿度与应力应变时变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