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的建筑 这是学校的主要建筑,要按照卫生要求设计和建筑。
①教室应有良好的朝向,应朝南或东南,理化实验室可以朝北,也可以南北双侧采光。 ②建筑面积的大小,主要根据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方便和空气的容积来决定。教室高度一般为 3.4米,每名学生占教室空气容积一般为3.4~3.7米。教室大小按每室30、45、50人规划,最多不超过50人。
③采光和照明。要按视力卫生的要求来设计,用照度计来测定,以勒克斯作为计量单位。1勒克斯为1标准烛光距离 1米的照度。白昼,依靠窗户自然采光。自然采光要求是:有足够的照度,不产生眩光,照度分布均匀,亮度比合理。自然采光取决于窗户透光面积大小,室外是否有树木或建筑物遮挡,墙壁、天花板及室内设备的色调等。自然采光系数(窗户透光面积与室内地板面积之比)不应低于 1:6。自然采光条件较差的教学用房,要增加侧窗、天窗或亮瓦等来改善采光条件。墙壁和家具的颜色对视觉卫生和视觉心理也有重要影响。浅色能增加室内的亮度。黑板照明:黑板是学生经常用眼注视的目标,保证黑板照度对保护学生视力十分重要。黑板照度应保证150~250勒克斯,在黑板前上方安装灯具。采光照明的眩光限制:眩光会引起视觉疲劳甚至会引起失明。设计安装窗户、电灯时应注意限制眩光,学校应安装有保护角的灯具。教室黑板的反射眩光必须特别注意限制。为防止黑板产生眩光,窗户投向黑板的入射角应大于70°,还可以用窗帘遮挡或使用有曲面的黑板。
④通风及取暖。教室的空气新鲜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呼吸系统的发育,并预防呼吸系统传染病。空气成分中二氧化碳量升高,含氧量下降会导致学生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空气中有害气体及细菌总数也会增高。 卫生学要求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0.1%,为此必须考虑冬季教室通风窗口的设计,并规定教室换气制度。取暖问题是和通风相关的,冬季增加换气时间势必导致温度下降。最适宜的温度是16~18℃,相对湿度为50~60%。
⑤安全通道。学校建筑物应按照防火及抗震要求建筑,必须有足够的楼梯、通道、安全门供紧急疏散用,安全通道不得堆放杂物或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