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永远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那历经千万年甚至几亿年形成的自然构造是经历了无数风雨的考验才最终成形的,它的内在规律、功能组织、线条韵律、结构形态都给现代设计极高的启迪。同时,仿生设计也是人类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平衡所做的努力和探求的方法。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生物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以获得高效低耗、自我更新、新陈代谢、结构完整的保障系统,从而得以顽强的生存与繁衍,维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建筑仿生学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再创造,以达到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平衡、共发展的目标。 建筑仿生学的表现与应用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城市环境仿生、使用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组织结构仿生。当然,在实际运用中,这四种仿生应用方法也会以综合的形式出现,形成城市与建筑的仿生整体。 在建筑仿生设计中,功能仿生与形式仿生是最常见的。它从自然生命和物质中汲取灵感,使建筑布局更具新意,外型或内部构造呈现出非凡的亲和力。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蟹壳中获取无穷灵感,设计了闻名于世的朗香教堂,他将屋顶的各边向上弯曲,并在一个边角上,两边鼓起来的屋檐夹着向内收弧的白墙形成一个抢眼的尖角伸向天空。同时,勒氏说他要把朗香教堂做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它应该像人的听觉器官一样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变(《勒.柯布西耶全集1946—1952》)。朗香教堂的平面呈现出模拟人的耳朵的形态,它也象征着上帝可以倾听基督教徒的祈祷。 芬兰著名建筑师阿尔托设计的德国不来梅市的高层公寓的平面就是仿自蝴蝶的原型,他把建筑的服务部分与卧室部分比作蝶身与翅膀,不仅使内部空间布局新颖,而且也使建筑的造型变得更为丰富。 形式上的仿生设计就更多了。如西班牙建筑师高迪在巴塞罗纳设计了许多明显具有动物骨骼形式的公寓建筑,隐喻着这座海滨城市战胜蛟龙的古老传说。1904—1906年建的巴特洛公寓和1910年建的米拉公寓均是形式仿生的代表之作。 雅克·赫尔佐格、德梅隆与李兴刚合作完成的2008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的设计,既像一个孕育生命的巢,又似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现代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广州大剧院,从海珠石的传说和中国园林中汲取灵感,其外形如“圆润双砾”,就像两块置于平缓山丘上的灵石。 在建筑仿生领域,运用得比较多的还有组织结构仿生。比如著名的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站楼不仅在外形上采用仿生设计,而且埃罗·萨里宁和威廉·加德纳还在结构上建造四瓣组合式薄壳,中间有缝隙采光,四瓣薄壳则由下部的丫形柱支撑,这与人的头盖骨的拼合极为相似。航站楼应用这种结构肌理不仅解决了自由曲线造型的难题,而且还在结构与形式上达到有机地融合。可见,仿生设计并不需要为了建筑的造型而牺牲结构的合理性,相反,有机的结构与新颖的形式可以共生。 另外,根据生命体的内在运行规律进行的设计,也是仿生设计当中一个重要的运用领域。比如美国建筑设计师威廉·麦克多诺设计的树纹塔摩天大楼,充分将太阳能和自然光引入大厦之中,既解决了采光、节能的问题,还使大厦中的植物有足够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令建筑被植物围绕,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建筑。 此外,根据不同的仿生原理和用料,仿生设计还可以分为拱型结构类、薄壳结构类、充气结构类、螺旋结构类、新陈代谢类等等。不管何种方式,自然界都以其独特的构造与形式为我们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筑仿生是21世纪建筑学领域的一项新运动。建筑仿生学理论结合了生物学、美学和自然界的规律。《师法自然 建筑仿生设计》一书从建筑的角度出发,展示现代仿生设计的精美成果。从来自世界各地著名设计师的精彩案例中,既可以看到建筑外形如何与环境和谐相融,内部构造与空间功能如何完美匹配,室内家具如何符合人体工程学,又能感受到内部装饰设计如何与建筑概念交相呼应的整体化设计。这里的仿生设计不仅具有功能性,符合项目周边地理、气侯、光照等自然环境特征,同时也是非常具有美学特质的,观之使人赏心悦目,用之感受舒适畅达,并能触发更多灵感与想象。 仿生设计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人们可以从自然界中吸收一切有用的元素作为创作灵感,但同时也应尊重与遵循自然规律,这样才能真是做到人宅相生,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存。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