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制定的招生目录中的新组建专业,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空调工程专业和燃气输配专业合并重组而成。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是首批设立该专业的著名院校,早在1953年,这三所大学就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哈工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我国该专业中办学历史最长,原名为供热供燃气及通风专业,是因为学习前苏联教育体制开办最早的一个专业,也是热能工程系中成立最早的支柱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50年哈工大的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学校正式成立供热、供燃气与通风工程五年制本科专业,为各学校培养了第一批师资力量。同济大学是在1952年曾有过一届建筑设备专科,学制两年在建筑系,是暖通专业的雏形,在50年代同济大学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早期该专业清华大学为暖通空调工程专业,隶属于土木系,后调整到热能系。在初期有一些影响的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工学院(该校本专业后调整至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即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太原工学院(今太原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俗称暖通老八校。当时有一大批优秀的该领域人才,如清华大学王补宣教授,傀维斗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徐邦裕。国际上该专业成立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院校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前苏联列宁格勒建工学院、德国波鸿大学、比利时的列日大学等。中国主要从这些国家吸取经验,但主要是模仿前苏联而建立该专业。
建国初期,该专业经过了一个从产生到成长的历史过程,此专业几经变化,逐渐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建筑系等系院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从1953建专业到1966年为止,为国家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工程技术和研究人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当时城市的集中供热供暖难以大面积实现,燃气尚处于开发阶段,人们对建筑物环境要求不高,该专业规模不是很大,一般每个院校只招生十几人。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在该专业一直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同济大学的巢庆临教授是该专业的权威,于1957年8月至1958年12月去前苏联进修,是该专业最早的国际交流。
当时著名院校有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
在国际上,该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反映在领域的拓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该专业已发展成为以工科为主,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会学、美学等综合知识,愈来愈趋向交叉领域学科。同时将计算机深入引入该专业,便利该专业发展成为一个很前沿的学科。
新世纪里,健康、能源、环境已成为倍受人类关注的三大主题,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和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本专业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已将人类居区纳入议事日程,人居环境科学将成为面向世纪本学科发展的大方向。除原有的传热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外,我们需要越来越多地掌握人与建筑、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生理学、心理学、气象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学以及声、光等知识,努力营造建筑物内适宜而健康的人工热湿环境,使之满足于需要。改革开放以后,该学科与国际的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一起参与协作科研和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引进国外知名教授,使该专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暖通行业已成为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行业。
该专业2013年被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